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界对汉语本体及汉英对比下的“心”义研究成果不少,但研究方法主要是借助认知语言学转喻、隐喻理论分析“心”义,或基于汉英双语平行语料库所得语料进行汉英语间“心”与“heart”在语义转移领域的相同于不同之处的比较。对汉语本体下“心”族词语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即选择汉语中“心”族词语这一范围,从结构形式、意义类型、表义特点及“心”义拓展机制这几个方面着手力争对其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考察。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首先说明了选题的理由以及本文研究对象的确定,然后对汉语中某一族词研究与“心”词研究的情况做了概述,指出了存在研究价值与意义的方面。最后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理论方法以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汉语“心”族词语的结构形式。按照“心”在词语中的序位分布将其分为“心在开头”、“心在中间”和“心在结尾”三种情况来考察,最后得到“心”族词语中存在大量同素逆序词、联合式复合词以“心”在开头的为主及整体上“心”在结尾的词语在“心”族词语中占多数这几个特点。第三部分是“心”族词语意义分析。首先划分了“心”族词语的基本义类型:包括“表身体器官及生理现象”等五类。然后得出“心”族词语包括“形象色彩、佛道色彩、医学色彩”等六种附加义类型。最后总结了“心”族词语表义特点:如“心”与表示“性格、本质”的词联合表义等等。第四部分是汉语“心”族词语中“心”的意义分析。此部分首先分析与评价了各部词典中“心”义项情况。接下来尝试对“心”的义项进行合并与重构,得到以下四个词典中未立的义项:1、产生并贮存情感的地方。2、心形。3、值得珍惜的人和事物。4、核心与实质。最后着重分析“心”义的拓展机制,并沿着“功能、位置、外形、重要性”四条线索梳理了“心”义的衍生路径。第五部分结语。总结了笔者论文中的一些基本结论及若干值得继续深入探讨论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