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是人的灵魂,拥有健全人格的人不仅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且能够最大限度的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归根结底需要实现国民人格的现代化,即确立国民的现代人格,唯有具有现代人格的国民才是现代化的真正主体。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人格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长发展,也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因此,重视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是社会的要求和时代的呼唤。诠释人格的含义,明确健全人格的定义和标准对于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人格理论源于西方,因此,对特质理论、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等西方主要流派的人格理论和人格教育实践进行分析对比,有助于我们有选择地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格教育方法,为新时期我国人格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路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机制上都有所创新,由经验式走向科学化,从服务于政治的单一功能向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多功能转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塑造大学生的健全人格。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核心目标,把大学生的人格教育与工程德育相结合,走综合实践之路,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生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格塑造功能主要体现在培养大学生坚定的政治人格、积极的道德人格、良好的文化人格及健康的心理发展人格等方面。改革开放的社会背景和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使得大学生的人格形成变得困难,人格发展也呈现出很多的矛盾和冲突,思想政治教育从人生观、价值观等高层面进行价值介入,把思政传统、人文关怀、工程手段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思考如何治学、如何做人,以建立他们良好的人生态度。本论文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结合起来,以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以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把思想政治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格教育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