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景名胜区融自然风光和文物古迹于一体,是我国宝贵的且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财富。近年来,大众旅游热的兴起,给风景名胜区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压力,许多著名的风景名胜区遭受了严重的人为破坏。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监管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密切关注的一个新问题。风景名胜区的保护监管和永续利用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需要各方面学者的共同努力。本研究作为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课题《风景名胜区保护监管信息系统》的前期调研、立项和论证工作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对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方针的必要的、基础性的研究。在本文中,我们遵循系统性原则,在进行了大量实地调研和分析许多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融贯综合、比较研究等方法,着重阐述了保护、监管风景名胜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论证了利用3S技术和遥测技术进行保护监管的可行性;比较了国外相关领域的管理经验;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的综合治理对策。其主要内容有:一、全面研究了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形成与总体特征、风景名胜区的生存现状,论述了对风景名胜区实施保护监管的紧迫性;二、详细阐述了风景名胜区环境评价的概念、内容及目的、强调了建立风景区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从景观、生态、社会环境三方面研究了环境评价的步骤、方法及基本指标,从而证明了通过环境评价来治理风景区的可行性;三、分析了风景名胜区环境监测的内容,并提炼出监测重点、系统论述了GIS、RS、GPS及遥测技术应用于风景名胜区的原理方法、技术优势等、对监测仪器做了简要概括,从而论证了利用3S及遥测技术进行保护监管的可行性;四、比较研究了国外“国家公园”管理、城市保护、环境保护等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出对保护监管中国风景名胜区的启示;五、从法律、管理、技术、经营、教育五方面提出了保护与管理风景名胜区的主要对策,从而完成了保护监管风景名胜区的系统工作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