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得到了学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异常丰硕的成果,为扩大其影响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群众路线是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全过程,决定着党的生命和人民的福祉。对群众路线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党的理论政策由萌芽到成熟的整个过程,从基础理论层面发现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更好地践行群众路线提供理论支持。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视为其生命线有着深刻的理论前提和现实根据,因此,本质的探究必然成为群众路线研究的关键,对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挥的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群众路线的来源、与群众路线相关的理论概念以及当前践行群众路线的面临挑战、取得的成效和将其制度化的展望,对于今后如何发挥群众路线的导向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基于以上论述,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第一部分,对群众路线的理论分析。通过介绍群众的概念以及群众与人民、公民的关系,交代什么是群众观,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群众路线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毛泽东同志是群众路线的真正提出者和理论内涵的阐述者,而后群众路线经过三次较大发展和论述,即中共七大、《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此部分还阐述了群众路线与群众工作、民主政治、儒家民本思想以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突出强调了群众路线的本质内涵。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哲学理论根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群众路线,不仅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而且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相统一,体现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实事求是的根本意蕴,群众路线还符合马克思主义价值体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体和价值标准,是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第三部分,具体论述了群众路线的实施在当下中国所遇到的挑战、已经取得的明显成绩和将其制度化的方法策略。群众主体和利益的多元化、政治社会环境以及与群众交往方式的变化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当前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面对的新考量。面对深化改革的严峻环境,新一届中央领导层把握当前经济改革的关键期,深化改革以增进人民的福祉,加强党的廉政作风建设,加快推动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步伐,努力树立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提出“中国梦”的伟大理想寄托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群众路线的制度化是其必然选择,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应该打破固化的利益格局,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并且应该通过建立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等等环节来完成。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梳理,研究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及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从与群众路线相关的概念出发,探究贯穿中国共产党生命红线的本质意蕴;从群众路线的哲学根基出发,分析生长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土壤中的根本路线;从群众路线的现实实践出发,展望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永远贯彻深化成为本文研究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