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写作习得过程中,写作范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从形形色色的写作教材中,可以看出很多编著者对写作范文有着不同的取舍标准,同时不少汉语教学专家学者对写作范文也有着各异的观点。针对这些“自上而下”的“不一样”的声音,笔者想问一下学习者到底想要什么样的范文?从“教学主体”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存在着“最佳范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范文才是“最佳的范文”呢?笔者通过在泰国一学年的写作教学实践、调查与访谈,试图回答这一问题。在汉语为“外语”的泰国,笔者主要通过对高校汉语专业初级班与高级班开设写作课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写作范文的各个方面来了解学习者的需求,如范文的来源、种类及难度(包括生词量控制)、范文作者国别和背景的要求、作家作品是否是名家名篇、范文的帮助有无及大小、具体在哪些方面有助于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现用范文是否激发写作动机、打开写作思路等。具体调查结果简单总结如下:写作范文来源主要有某套写作教材上的范文、任课教师整理的写作范文、学生习作范文、教师范文等。不同学校各有差异,有的多源、有的较单一。学生普遍认为写作范文有用。关于范文作者,多数学生喜欢由母语作者写的范文,近三成学生喜欢有跟自己有类似学习背景的作者。对写作范文,学生并不在意是否是名家名篇,而关键是对自己的写作有没有帮助。对于写作范文的难度,学生普遍倾向于中等难度(生字词量占5%-20%),甚至难度更高一些,希望通过范文的学习扩大词汇量。关于文后练习,半数以上认为其对写作很有帮助,特别是初级班学生。对于写作范文在提高学生各方面写作能力上帮助大小有差异,对不同级别的学生而言也有差异。初级班学生认为范文学习在语法方面给予其最大帮助,对高级班而言,则是词汇。范文往往能激发学生写作动机,打开学生写作思路,引发联系,并激发灵感让学生产生写作欲望,特别是初级班学生。但有少数同学感到范文会导致其不自觉的模仿,从而思路受到限制。以上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回答了目前教学界就这些问题而有的矛盾观点。同时既然谈到了“最佳范文”,笔者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用学生的具体写作实践来进一步回答这一问题,去印证学生出发点的“最佳范文”。笔者也通过师生访谈,在“学”与“教”的实践中进一步“核实”何为“最佳范文”。在本文撰写的过程中,恰有全球范围的汉语教学写作范文征文,于是笔者对征文要求也就是编者眼中的“最佳范文”与本文的调查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对照研究。希望本文能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写作教学与习得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