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GF-D和PDGFRβ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机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eepOrW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D(PDGF-D)在人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RT-PCR的方法检测PDGF-D和PDGFRβmRNA在58例人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CG7901,采用RT-PCR方法检测PDGF-D与PDGFRβmRNA的表达情况;将人重组PDGF-D蛋白分别以0、20、50、100、500、2500、25000、250000pg/ml浓度加入人胃癌细胞株SCG7901中,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检测胃癌细胞株SCG7901的增殖情况并画出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在胃癌组织及其相对应的癌旁组织中PDGF-D mRNA表达率分别为98.28%(57/58)和87.93%(51/58),PDGFRβmRNA表达率分别为72.41%(42/58)和53.45%(3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Rβ与PDGF-D的mRNA表达呈正相关(R=0.400,p<0.05)。PDGF-D mRNA的表达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和复发有关(p<0.05),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PDGF-D与胃癌病人的无瘤生存时间有关(x2=4.627,p=0.031)。PDGF-D及PDGFRβmRNA在胃癌细胞株中表达;MTT检测发现外源性PDGF-D蛋白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增殖,浓度为Opg/ml的对照组与其它任意一组的吸光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除500pg/ml、2500pg/ml、25000pg/ml与250000pg/ml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浓度处理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GF-D干预细胞后,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发生变化,G0/G1期细胞比例实验组除20 pg/ml组外,其余各组与PDGF-D浓度为Opg/ml的对照组比较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期细胞比例实验组除20 pg/ml、50 pg/ml组外,其余各组与PDGF-D浓度为0pg/ml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周期分析显示外源性PDGF-D蛋白干预细胞后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上升(p<0.05)。结论PDGF-D及PDGFRβmRNA在人胃癌组织中高表达;PDGF-D在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复发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检测PDGF-D的表达可作为预测胃癌转移和复发的有意义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跨国资本的流动对全球经济的增长具有愈来愈重的影响,跨国并购投资逐渐演变成了应用最广泛的投资形式。本文对吉利汽车并购沃尔沃事件进行案例研究,首先,从发生背景进行
肌球蛋白X(Myosin X,Myo X)是重要的细胞内分子马达,现有的研究表明在神经发育系统中Myo X调节神经突起的生长,调节丝状伪足的稳定,从而提高细胞的游走性,并且在BMP6信号途径
为解决轨道拖拽、龙门设备、自动升降等大负载、长跨度设备的驱动功率不足、设备刚度差、结构尺寸较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气伺服驱动技术的双齿轮渐近同步驱动解决方案。
目的:探讨PAR-2、β-catenin和COX-2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患者预后评估探索实验依据。方法:本实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AR-2、β-catenin和COX-2在63例胃腺癌
目的人参皂甙单体Rh2是从人参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目前大量研究表明,该药抗肿瘤作用与传统化疗药物有所不同,因此深入研究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实验
颗粒溶素(Granulysin,GNLY)和穿孔素(Perforin,PFP)是存在于NK细胞和CTL细胞中的细胞毒蛋白,广泛参与机体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抗肿瘤免疫,有望成为理想的抗肿瘤、抗结核药物。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8(IL-18)抑制小鼠Lewis肺癌移植瘤生长与转移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C57BL/6小鼠24只,随机均分为IL-18治疗组(A组)、荷瘤模型组(B组)与正常对照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