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委婉语(эвфемизм),最初源于希腊语Euphemismos,是人们为了婉转地表达思想而频繁使用的一类词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语言现象。世界各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委婉语,分属于不同语系的俄、汉语两种民族语言也不例外,受民族历史、民俗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种类繁多的委婉语。委婉语在言语交际中帮助大家避讳敏感词汇,使人们得以用礼貌、含蓄、婉转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避免给受话人带来负面影响,在人与人的交际活动中发挥着“润滑剂”的作用,是民族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委婉语自身特点鲜明,从古至今,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他们从不同方面对委婉语展开研究,但是通过阅读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将俄、汉语中的委婉语进行对比研究的资料比较少。众所周之,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镜子,对委婉语的深入研究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而将两个民族语言中的委婉语进行对比分析,必将使这种认识更加深刻。与此同时,翻译是传播民族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途径。与其他词汇相比,委婉语在形态和词义特征上都具有很多特色,而这些特色给委婉语的理解和翻译增添了很大的难度,而唯有准确的理解、科学的翻译委婉语才能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传播中俄文化,所以我们决定在对比语言学词汇对比理论的指导下分析俄、汉委婉语的异同,并利用分析研究的结果和В.С.Виноградов的词汇翻译理论概括总结俄汉委婉语的翻译方法。本文对比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对比语言学中的词汇对比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我们从形态和语义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俄、汉语中委婉语的特点,然后我们将对比分析的结果与翻译实践相结合,以В.С.Виноградов的词汇翻译理论为指导,分析总结了翻译俄汉委婉语的具体方法。我们认为,详细对比研究俄汉语中委婉语的性质、特点、构成方式以及它们的词义特征和演变规律,会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这种语言现象,促进语言学研究的深入,丰富词汇对比理论,同时也会为国内的俄语教学提供有价值的语料,此外,В.С.Виноградов词汇翻译理论的应用,不仅会使委婉语的翻译有章可循,更会促进翻译理论的深入发展,使其更好地去指导类似语言现象的翻译实践。本论文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阐述的是本文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详细阐述对比语言学中的词汇学理论以及В.С.Виноградов的词汇翻译理论,为后文用理论指导对比研究和翻译实践做必要准备。第二章我们将运用上一章阐述的词汇对比方法,从定义、构成形式、词义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对比研究俄汉委婉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性。第三章我们将以В.С.Виноградов的词汇翻译理论为指导,总结俄汉委婉语翻译的具体方法。将对比语言学中词汇对比的理论以及В.С.Виноградов的词汇翻译理论结合起来研究俄汉语中委婉语的翻译方法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查阅相关的文献我们发现,利用对比方法研究某一语言现象的资料非常有限,而利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俄汉委婉语的异同又对我们准确翻译委婉语大有益处,于是我们尝试性地开展此项研究。我们想,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增进我们对俄汉两个民族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地实现跨文化交际,同时也会为俄、汉语相关领域的其它研究提供参照,对我国的俄语教学、俄汉、汉俄翻译实践乃至词典的编纂都将产生深远的意义。鉴于委婉语这一课题的综合性以及本人学识的局限性,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