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用塑料制品虽然应用广泛,但由于其难以降解、严重污染生态环境、且以有限的石化资源为主要原料,因此传统塑料的发展和应用必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淀粉来源广泛,再生周期短,具有绿色环保的生物降解过程,因而成为生物降解复合膜的主要原料。但是淀粉基膜或者淀粉/聚乙烯醇(PVA)复合膜的力学性能都不尽如人意,膜的耐水性也较差,实际推广和应用比较难。目前以淀粉及改性淀粉为原料的生物降解膜的研究较多,同时天然生物聚合物的开发和应用也倍受关注。为了进一步改善淀粉基生物降解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使天然可降解聚合物在复合膜方面得到更好的应用,本文以改性淀粉和天然聚合物为主要原料,采用流延工艺制备了一系列新型完全生物降解复合膜,并对复合膜的性能和结构进行了测定和表征。在氧化醋酸酯淀粉(PMS)和聚乙烯醇(PVA)的共混体系中,加入增塑剂山梨醇(SOR)、甘油(GLY)和溶解备用的增强剂羧甲基纤维素(CMC)、海藻酸钠(SA)及琼脂(AG),可有效地改善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当CMC与SA质量比为1:1时膜的拉伸强度(TS)达20.84 MPa,吸水率(A)124.00%,AG的加入能进一步提高膜的耐水性,吸水率降至83.35%。当改变增塑剂种类及其含量时,复合膜的性能也相应的发生变化:在山梨醇为增塑剂时,当CMC:SA=1:1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提高51.5%,断裂伸长率(E)提高61.8%,吸水率下降42.9%。而甘油为增塑剂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小于山梨醇体系,断裂伸长率大于山梨醇体系。随增塑剂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大。在山梨醇、甘油及其复合增塑剂体系下,CMC、SA和AG的加入均对复合膜的性能有改善作用,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提升尤为明显。复合膜的性能虽然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但如若在体系中加入少量的天然聚合物作增强剂,复合膜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红外光谱分析(FTIR)表明淀粉与其它组分之间形成了较强的分子间氢键;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CMC和SA与体系形成了稳固的结构,少量的AG更能促进体系的相容和共混并形成了更牢固的三维网状结构,但过量的AG使复合膜结构不均匀,相容性变差;X-射线衍射仪(XRD)表明加入琼脂后复合膜的结晶度降低,膜颗粒细化,相容性较好,柔韧性增强;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法(DSC)表明复合膜具有一定的耐环境能力。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并确定了复合膜最佳性能的工艺条件,在工艺的完善和成本的控制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