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脑动脉夹层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脑动脉夹层(cerebral artery dissection CAD)的特点及多模式核磁共振技术在CA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收集2014-1到2016-12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科收治的脑动脉夹层患者46例,均经颅脑及颈部核磁共振检查并经全脑血管DSA检查确诊。以DSA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DSA检查,分析核磁共振对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夹层诊断的优势及敏感性,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比较,差异显著性采用X2检验。研究结果:1.MRI在常规颈部横断位T1加权和T2加权像上,夹层表现为动脉壁的新月形高信号,T2加权成像在夹层分离导致的内膜瓣比X线数字减影(DSA)准确性好。2.MRA即磁共振血管成像,表现为血管闭塞动脉、动脉瘤样扩张、线珠征或者假性动脉瘤等多种不同征象。3.3D-HR-MRI即高分辨核磁成像,对血管壁周围结构及血管壁的辨别性更好,能更准确地发现管腔偏心狭窄、管壁内血肿或闭塞,或血栓或内膜片等影像学特征性征象。如果我们怀疑患者可能患有颅内外血管夹层,应首先行头颈部的MRA/MRI、头颅MRI,可提供梗死的部位以及供血血管的截面,在轴位压脂相上可以见到血管壁内血肿,依据CAD的发生病理机制不同,表现为不同的影像学特点,所以对壁内血肿的鉴别分析是诊断脑动脉夹层的关键点之一。一旦表现出壁内血肿的特征,就明确支持脑动脉夹层的诊断;当斑块形态类似于夹层血肿范围时,夹层血肿与斑块内出血可用DWI来协助诊断,并且为准时正确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头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亦可显示血管扩张或狭窄或者闭塞情况;并且可以作为随诊、筛查以及动态监测的较好方法;研究结论:在本研究中,多模式核磁共振检查技术无创、依从性好,对CAD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较理想,联合DSA相互补充,提高了早期确诊率及治愈率,正因为壁内血肿是脑动脉夹层的特征性表现之一,多模式核磁共振成像具有准确判断壁内血肿的特点,若核磁无法明确诊断需进一步明确诊断或需介入治疗,可进一步行DSA检查,所以推荐作为早期诊断CAD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  方法:对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住的经Fontaine分期为Ⅲ
目的:在MRI-病理对照方法的基础上,探讨IVIM及DKI在预测软组织肉瘤(STSs)Ki-67表达水平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一、病例资料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期间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或影像检查怀疑四肢、躯干及盆腹腔STSs患者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7岁-76岁。21例STSs中脂肪肉瘤10例,滑膜肉瘤、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各3例,恶性外周神经鞘瘤2例,纤维肉瘤
目的:   研究腹横肌平面阻滞在术中及麻醉后恢复室的镇痛效果。   材料与方法:   择期在全麻下行结直肠开腹手术的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妥协式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ⅠA期(肿瘤直径≤2.0cm)高危周围型浸润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为将来以周围型肺结节为表现的ⅠA期浸润性非小细
2009年,英国47岁的大妈苏珊·波伊儿(Susan Boyle)在电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中以一曲《我曾有梦》一唱成名,不仅轰动英国,还迅速走红全球。中国观众通过网络视频知道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