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精神之一,它在儿童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游戏对人类文明发展以及儿童成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即可得到证明。但与这种地位不相称的是,长久以来,游戏精神经常被人们所忽略,而且争议颇多,并时时被人所误读,这种理论上的滞后必将给创作带来不利影响。 综合周作人、班马等人关于游戏精神理论的论述,本文将游戏精神的内涵归纳为三点:快乐原则、幻想原则、自由原则。这三大原则相辅相成,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在具体的作品中昭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主要表现在人物形象、情节设计、情境氛围、语符排列等方面,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充满生气与活力,给儿童撑起一片真正属于他们的天空。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应保持孩子式的游戏性心理,少一些道学气的说教,而这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其具体的心理依据有文化原型的积淀、童年经验、创作思维等。在大力张扬游戏精神的过程中也要避免简单地追求游戏性的热闹和快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游戏精神和教育主义的关系,应打破那种认为二者绝对对抗的认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两方面来寻求二者的协调发展,推动儿童文学进入一个良性的发展阶段,从而获得广阔的创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