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ZH2调控人头颈部鳞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biao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头颈部鳞癌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且头颈部鳞癌患者的病情进展较快,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理想。尽管对于头颈部鳞癌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与突破,但是每年死于头颈部鳞癌的患者仍很多。因此研究头颈部鳞癌细胞的生长,寻找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是当前改善头颈部鳞癌患者治疗效果的重要突破口。Zest同源增强子(EZH2)是组成多梳蛋白PRC2复合物的核心亚基,它可以催化组蛋白H3K27三甲基化介导其下游靶基因转录沉默,其中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EZH2如何调控肿瘤细胞凋亡的报道并不多,对于EZH2影响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凋亡和肿瘤生长的报道更属空白。线粒体钙离子摄入蛋白1(MICU1)是线粒体依赖性死亡途径的负调控因子。本文采用通过采用EZH2的小分子抑制剂DZNEP抑制头颈部鳞癌细胞表达及功能作用,另外还选取MICU1的表达及干扰质粒改变HNSCC细胞中MICU1的表达水平,对EZH2调控细胞凋亡以及肿瘤生长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进行了以下体内外实验研究。研究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97例不同级别与分期的HNSCC组织标本提取蛋白,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标本切片中EZH2的定位及表达情况。结合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的生存分析研究HNSCC中EZH2表达水平与HNSCC不良预后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个HNSCC细胞系EZH2及MICU1蛋白的表达情况。第二部分:MTT法测定DZNEP对两舌癌细胞的半数致死量(IC50)及对细胞活性的抑制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DZNEP对单个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细胞株DZNEP处理后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比率以及细胞周期的分布情况;β-半乳糖苷酶染色法检测抑制EZH2的表达后HNSCC细胞的衰老数目变化;JC-1荧光探针检测HNSCC细胞中EZH2受到抑制后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情况;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HNSCC细胞中EZH2受到抑制后细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凋亡、周期相关蛋白及MICU1的表达变化。以上实验研究抑制EZH2的表达水平后,HNSCC细胞体外生长受到抑制的效果。为进一步探究EZH2/MICU1调控线粒体死亡通路影响肿瘤生长的机制。选用MICU1 Sh RNA敲低两个HNSCC细胞系中的MICU1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比例;钙离子荧光探针检测HNSCC细胞中MICU1受到抑制后细胞浆内钙离子的浓度变化,JC-1荧光探针检测HNSCC细胞中MICU1受到抑制后线粒体膜电位的丧失情况,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及MICU1的表达变化。同时选用MICU1过表达质粒(GV230-MICU1)升高Hep-2的MICU1的水平,检测其凋亡变化。第三部分:建立HNSCC Cal27裸鼠皮下荷瘤动物模型,瘤内注射DZNEP,密切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检测HNSCC生长相关蛋白的变化情况,检测肿瘤组织凋亡比率,进一步验证体外的实验结果。结果:97例标本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HNSCC中EZH2处于高表达状态,并且级别越高EZH2的表达水平越高,并且其预后较差。实验结果显示在5种细胞系中Cal27和SCC25中EZH2和MICU1的表达均相对较高。Cal27、SCC25细胞DZNEP的IC50分别为6和3μmol/L。体外实验结果表明,DZNEP处理后,能够明显抑制细胞的活性,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及衰老;EZH2表达水平的改变破坏了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稳定性;钙离子探针检测细胞内Ca2+浓度明显增加;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示MICU1的表达明显受到DZNEP的抑制。敲低MICU1的表达水平后,细胞早期凋亡比率增高;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丧失;凋亡相关蛋白的变化与抑制EZH2表达后变化一致。体内实验观察结束时,DZNEP处理组裸鼠荷瘤体积明显小于其各自的无义对照组,肿瘤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DZNEP组中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增加,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水平受到抑制;TUNEL结果显示,DZNEP能够诱导体内肿瘤细胞凋亡凋亡。体内外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EZH2在头颈部鳞癌标本中高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2.DZNEP可以通过抑制EZH2的功能作用,进而抑制MICU1的表达水平,参与调控头颈部鳞癌细胞线粒体途径凋亡。3.DZNEP可以抑制人HNSCC细胞Cal27裸鼠荷瘤模型的生长;EZH2的抑制剂将可能成为HNSCC新的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方法 在分析正态分布法、指数分布法X^2(n)分布法及矩法确定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适用性基础上,研究了用矩法确定的低渗透砂岩储层岩石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以及孔隙结构
目的:了解IL-23R在膀胱癌组织与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膀胱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灶大小、癌灶数目、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
研究了盐胁迫对鲁氏酵母菌(Zygosaccharomyces rouxii CGMCC 3791)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使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单位(每克)菌体乙醇含量从11.64mg增加到19.20mg(1
<正>《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北师大版五年级第九册中《奇观》这个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从雅鲁藏布大峡谷拐弯的形成、与它有关的世界之最等方面,介绍了世界奇观,让我们体会到
<正> (一)王应麟(1223年—1296年),南宋庆元(今浙江鄞县)人,字伯厚、号深宁,历任西安主簿、太常博士、秘书郎、著作郎、起居舍人,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尚书兼给事中等官职
目的:探讨二氯乙酸(dichloroacetate,DCA)联合顺铂对人结肠癌细胞HCT116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DCA单独及联合应用顺铂处理HCT116细胞后以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了咪喹莫特乳膏联合鸡眼膏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该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多发性跖疣患者进行分组,实
本刊讯为提高教师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2015年10月31日—11月2日,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主办、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
目的:全面总结中医学有关"毒邪"的证治理论。方法:收集相关"毒邪"理论及"毒邪"致病的文献资料,归纳"毒邪"历史源流,探讨"毒邪"致病的证治规律。结果:"毒邪"可归为"邪盛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