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英国欧洲政策的演变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n04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全民公投以决定英国是否继续留在欧盟,最终结果显示,51.9%的民众选择退出欧盟。随后卡梅伦辞职,新上任的特蕾莎·梅宣布将继续脱欧程序,英国脱离欧盟已经成为定局。英国脱欧这一事件对英国、欧洲乃至世界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成为21世纪英国政治中的意义重大的事件。实际上,英国对欧洲一体化的不信任是长期存在的。英国在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中,一直在扮演一个三心二意的角色,其欧洲政策也似乎总是摇摆不定。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之后,英国国内疑欧势力明显增强,英国政界内外疑欧浪潮兴起,英国的欧洲政策发生转向,不参与欧盟的救助举措,对欧盟的一体化改革更是表示强烈反对,卡梅伦联合政府为处理国内疑欧情绪、争取选民支持、维护党内团结,采取脱欧公投的决定,最终使得英国脱离欧盟。英国作为曾经的日不落帝国,拥有悠久的实用主义外交传统,尽管二战后丧失大部分海外领地、国力逐渐衰弱,仍然不失为欧洲强国。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态度从冷漠到参与、再到怀疑乃至如今退出欧盟,都是其对自身实力与国际形势计量的结果。英国对欧洲联合没有兴趣,英国感兴趣的是加入欧洲后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还能通过在欧洲内部发挥影响力,从而维持英国的大国地位。长期以来,欧洲一体化运动取得的辉煌的政治和经济成就令世人瞩目,欧盟也是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但是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是各成员国就本国主权向超国家机构让渡问题讨价还价、达成妥协的过程。通过历史不难发现,在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使得各国最终得以妥协并让渡主权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加入欧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当这种经济效益不再时,一体化的进程可能就要受阻甚至产生倒退。金融危机以来,伴随着欧债危机、难民危机以及一系列恐怖主义袭击,欧洲内部矛盾逐渐显露出来。以英国为代表的成员国,得到的收益减少,不愿承担不断增加义务,因此选择脱离欧盟。
其他文献
探讨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些实际做法,形成班级特色,在农村小学班级建设中有一定的示范性。教室的布置体现了一个班级的品位、一个班级的理念,积极、健康、向上的育人环
期刊
为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符合国家教育厅对计算机课程实施的要求,鉴于计算机在普通高中的教学现状,就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提出了一些策略。 In order to promote
期刊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是高等教育界,乃至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地位特殊,大学生承载着家庭和社会的双重期望,而就业是其从学校生活走向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