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的船用复合涂层热匹配性能的研究与分析

来源 :青岛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舰船设备表面应用的涂层材料是对舰船结构以及设备表面进行免遭各种工况破坏的有效手段,不同船舶设备的所使用的涂料根据实际应用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被应用于船舶的基体钢板上的涂层材料通常称之为基体钢板防滑涂层,由于舰船基体钢板经常受到冲击,碾压、摩擦等破坏,复合涂层需具备抗冲击抗碾压抗腐蚀等性能。本课题针对舰船行驶的区域不同如南北极的极寒、赤道的极热环境,考察复合涂层在极寒、极热条件下与基体钢板基体的匹配适应性能。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船舶基体钢板应用复合涂层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当前的船舶防滑涂层材料的应用情况,特别是针对基体钢板上的复合涂层实际应用的现状来看,各个国家对于研制出能够抵抗恶劣天气以及极端温度的复合涂层的渴望变得越来越迫切,设计研究适用于复合涂层环境适应性分析对加速复合涂层的升级更新迫在眉睫。其次,本研究的涂层材料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基底的高性能复合涂层材料,通过对该涂层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力学性能试验发现该材料是一种非线性粘弹性材料。通过非线性粘弹性材料的理论分析,基于复合涂层的单轴压缩、双轴压缩、面内剪切、应力松弛蠕变试验建立复合涂层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并通过单轴压缩和剪试验数据连接曲线与本构关系的理论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为后续的分析研究提供材料参数要求。再次,从热分析理论的控制方程、定解条件进行理论分析,推导出复合涂层的应力计算方程;采用激光测量法对复合涂层进行热导率、热传导系数、比热容的实验测量,基于材料的导热性能设置环境温差,按第三种边界条件确定复合涂层与基体的对流换热的条件。从次,基于复合涂层的非线性粘弹性本构模型和导热系数测试,对复合涂层与钢板基体进行极热和极寒两种工况下的热匹配性能仿真分析,通过极热和极寒两种极端温度下复合涂层及基体钢板的瞬态热分析,得到复合涂层与钢板基体的变形、应力及应变分布,基于Tsai-Wu失效准则考察复合涂层和钢板基体的失效状态,确定复合涂层具有一定的抗热与抗寒特性。最后,在极热、极寒工况下对复合涂层在考虑裂纹扩展的情形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进一步考察了温度条件、裂纹位置、裂纹尺寸等因素对复合涂层表面裂纹在实际应用下的扩展趋势。通过仿真分析考察了复合涂层在极寒、极热条件下与基体钢板基体的匹配适应性能,通过分析研究对复合涂层的环境性能分析及后续的升级换代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制备改性氧化石墨烯(KH-GO)并对官能团定量定性分析,证明改性成效。用胶乳共混法制备多组含有不同份数KH-GO的样品设计对照试验,研究不同份数KH-GO对橡胶硫化、力学及磨耗三方面性能的影响,并着重研究KHGO份数、温度及磨耗速度对磨耗性能的影响。(1)KH-GO补强橡胶复合材料的力学及磨耗性能均大幅提升
蓄热技术作为一种能够改善热能转化和回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可应用于工厂余热回收以及太阳能的利用,能够有效地解决弃风、弃光,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其中相变蓄热技术凭借较高的储热能力以及较小的温度波动成为了目前最为有效的蓄热方式,而关于中低温相变材料的开发和高效储热蓄热器的优化研究是相变蓄热技术在工业上实现推广应用的关键。本文基于中低温相变领域,针对三水醋酸钠(SAT)的过冷度及相分离缺陷开展了实验研究,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电磁污染,因此需要通过电磁屏蔽材料加以控制。电磁屏蔽橡胶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柔性材料,可以克服传统电磁屏蔽材料密度大、加工成型困难、易腐蚀等缺点,是未来电磁屏蔽材料发展的新方向。本文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作为功能填料,制备了VMQ/MWCNT复合电磁屏蔽材料、NBR/EPDM/MWCNT复合吸波材料,
结合传统挣值法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建筑行业规范化发展趋势,在现有挣值法参数指标的基础上引入资源费用、工程变更和工程质量指标,详细阐述了参数设计和成本偏差分析思路,并结合了工程案例分析挣值法在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目的:对国家标准GB 5009.225—2016检测乙醇含量方法的参数条件进行优化。方法:样品经前处理后加入叔戊醇标准溶液作为内标物,使用聚乙二醇-20M为固定相的石英毛细柱进行色谱分离。结果:在优化后的色谱条件下,乙醇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在线性范围内加标回收率为99.0%~102.0%,优于GB 5009.225—2016的方法。结论:该方法操作
随着交通和汽车科技的发展,汽车的使用工况要求越来越苛刻,对汽车胶管的耐久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通过系统的设计从配方优化调整,增强骨架层的选择,编织结构的确定及挤出工艺的选取,研发出了具有长期135℃耐高温,短期耐温150℃和脉冲达到40万次的动力转向高压管产品。完善了汽车中低端动力转向胶管市场,有利于汽车行业更均衡有效的发展。本文从配方优化选择入手,在CSM和CM的对比基础上,选择CSM作为高压管
近年来,人们付出了很多努力来以低成本制造高性能结构材料,以范德华力、氢键等次级键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纳米材料结合在一起制备杂化材料成为制备高性能材料的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石墨烯和纳米纤维素都是具有众多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并且两者之间可以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连接,所形成的石墨烯/纤维素杂化材料在众多方面具有强于单一石墨烯或纳米纤维素的特点,因此石墨烯/纤维素杂化纳米材料已经被广泛的研究。但是目前石墨烯/纤维
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在欧美重型卡车及半挂车的使用比例达到90%以上,在国内重卡的使用比例也超过了60%以上。由于主机厂和零部件厂家缺少驾驶室空气弹簧的系统设计能力,导致空气弹簧存在各种因素影响的疲劳损坏问题。因此从驾驶室系统设计、橡胶材料设计、帘布结构设计、生产工艺设计及疲劳验证等方面全方位的设计和验证,提升重卡驾驶室空气弹簧的疲劳使用寿命,降低用户用车成本,保证用户人身安全成为研究的关键。本文主要
随着汽车工业产业的飞速发展,万向联轴器作为其中的重要传动部件也显得愈发重要。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作为一种新型联轴器,具有结构简单、同步性能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但其在摩擦磨损润滑等方面的研究欠缺,大大滞缓了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本文首次将分形理论引入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的研究领域,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等各个角度对三叉杆滑移式万向联轴器重要传动部件的接触承载、织构润滑、寿命预测等方面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