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传播领域产生新的变革,新的媒介应运而生。新媒介的生成不但会推动传播领域的发展,而且会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适应人们信息时代即时便捷交流的需要,“微博客”媒体脱颖而出并成为媒体、IT业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微博客是继手机短信、BBS论坛、IM即时通讯软件、博客和SNS社交网站之后,集大成的创新平台,利于人们更加自由地交流与沟通。微博客不仅创新了信息传递方式、拓展了沟通交流范围,而且广泛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微博客践行着从传统媒体他“织网”—→我被“网织”,到全民总动员参与我们共“织网”—→我们共“塑性”,相互生成的网络大众化、个性化进程。微博客作为互联网领域新兴的传播形态,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但是,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微博客者还不是很多,媒介生态学是以媒介为中心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论。它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来研究媒介与环境间的整体关系、研究媒介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媒介与媒介、媒介与媒介生存环境的关系。微博客作为新的传播形态,其生成与发展有其特定的生态环境,运用媒介生态学理论来审视微博客,指导其传播实践就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论文从媒介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研究微博客的互动传播的情境与模式,考察其互动关系、空间特性、时间特性。根据微博客作为“群体聚集地”的存在方式,考察其存在的特点,即地域的广域化、差异化,传者身份的多元化、复杂化,信息表达的个性化、多样化;考察其对话方式、交往层级、话题指向;探讨其信息存在方式与效应,如信息的碎片化、个体选择性、集体透明化等等。在对微博客的生成境遇、传播特点、对话方式、传播模式、存在方式与效应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探讨微博客的媒介生态问题。文章运用媒介生态学的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资源观、发展观等,辩证地研究了微博客传播中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建构绿色“微博客生态环境”的理念和路径。进行微博客的文化生态系统创新,使作为新的媒介样式的微博客立足于创造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强调解决存在的文化环境污染问题,同时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价值观;进行微博客的技术创新,创建体现人文关怀的先进技术环境,消除危害人的身心健康和自然环境的技术手段,过滤并清除具有危害性的信息;进行微博客的管理机制创新,建立健全高效规范的媒介监管机制,防止管理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行微博客的法规创新,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行为,打击网络犯罪行为;进行微博客思想教育创新,提高网民的道德自律水平,自觉抵制违反道德的言行等等,以企在建构一个绿色、和谐的微博客生态环境,提升我们在运用微博客时的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