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子媒体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媒体优势的日益凸显,报纸,作为传统媒体之一,承受着来自报业市场环境激烈的竞争压力,这就需要报纸随时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改革的方向,变不为为有为,变被动为主动。晚报作为报纸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同样面临着这种发展形势。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国内晚报纷纷采取改版的形式,通过不断地改变报纸的内容和形式,来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为晚报寻找一条出路。《齐鲁晚报》是一家省级大报,创刊于1988年1月1日,根据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结果,《齐鲁晚报》在世界日报发行量百强当中位居第22名,在全国晚报都市类报纸综合竞争力的排行榜上名列第4,是山东省发行量最大、广告收入最高、社会影响力最强的报纸。《齐鲁晚报》从创刊至今,走过了22年的风雨历程。它生于、长于一个伟大的时代——20世纪80年代,这是中国晚报界最值得书写的十年,所以它具有中国新兴晚报的发展特点;同时,它生长在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齐鲁大地上,所以又会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追寻它的改革成长之路,可以为《齐鲁晚报》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稳固的平台,可以见证一段中国晚报业发展的重要历史。自进入新世纪《齐鲁晚报》大大小小改版数次,力度之大、效果之明显的当数2001年改版、2003年改版、2006年改版以及2007年进行的改版。本文主要针对《齐鲁晚报》这四次改版分别从改版历程、改版的差异化理念、报道内容、版面形式等方面进行文本分析和比较研究,研究晚报发展宏观历史之下的微观改版;同时,把报纸改版这一行为置于多学科视野之下加以全面分析,分别从社会学、传播学、市场营销学以及媒介生态学的角度来综合审视和全面思考改版,用跨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究影响报纸改版的内外动因,以便把报纸改版放在更加宽阔的平台,拓展研究空间。纵观《齐鲁晚报》的改版历程,每次都是有重点地进行,兼顾改版理念、报纸内容、版面形式等多个方面,但是每次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报纸改版的定位、受众参与调查度、品牌栏目的创建和维护等方面有待改善和提高。本文在对《齐鲁晚报》改版进行分析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的几点关于晚报改版的可行性建议:明确报纸的自身定位、加大改版重点与力度;进行深入调查与分析、增强改版信度与效度;继往开来寻求新突破、增强品牌优势与特色;加快发展数字化报业、实现媒体融合与共赢。在当下,也希望这些发展建议能为我国晚报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本文在论述和分析《齐鲁晚报》新世纪以来的几次改版时,以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采用跨学科的视角,主要运用了文本分析、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报纸发展史作为脉络,以报纸改版为切入点,点面结合、纵横交错,对改版进行了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