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素养作为一个新的概念,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作为信息时代人才的一种基本能力,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把在我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提到了重要的议事议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其根本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增强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所必需的生存、学习和发展等各种能力。2001年2月,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及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的通知》,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因此,21世纪教育的新命题是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初中阶段是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期,理应抓好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但是,目前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还缺乏系统科学的研究,对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认识不清,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还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片面性,因而影响信息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发展,难以适应新世纪科学与社会发展的要求。本研究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层次上,探讨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本文的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信息社会时代学生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素养,以及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问题的提出部分,从信息素养是新世纪社会成员的必备素养、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分析两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的提出背景;其次是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概述,从信息技术教育概述、信息素养概述、信息技术学科课程与信息素养的培养、初中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四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与信息素养;再次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从目前存在的问题、培养的具体措施两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最后,是培养信息素养的教学案例,属于实践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