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题材纪录片的编导意识表达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族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瑰宝。藏族题材纪录片更是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神秘的宗教文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着无数的纪录片创作者和爱好者的神往。这种神秘而宁静的文化让创作者们时时都有想要纪录的冲动,他们带着对藏文化的憧憬希望通过摄像机能够洞悉这片神奇的土地。藏族纪录片的发展为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更有效的路径。纪录片虽然是以真实为审美要求的,但是,纪录片所提供的真实也是纪录片创作者基于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通过对真实世界的选择重组后呈现的真实。编导想要透过纪录片向观众传达的看待世界的个性化的观念和思想就是编导意识。而编导意识如何通过纪录片的创作方法的选择向观众呈现就是编导意识的表达。文章总共分为6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创新和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文章中的核心概念,包括藏族题材纪录片、编导意识和编导意识的表达。第二章主要梳理了藏族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和现状以及各个时期藏族题材纪录片编导意识表达的不同特征。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分析研究了藏族题材纪录片编导意识的表达手段,包括叙事策略的选择、风格化影像的形成以及声音的设计。第四章主要是根据个人作品《曲宗宁玛寺的觉姆》中编导意识的表达。文章的最后一个部分给出了结论。综上所述,本论文主要以藏族题材纪录片为基点,研究编导意识在藏族题材纪录片中的表达。通过对藏族题材纪录片案例的大量分析和研究得出藏族题材纪录片的编导意识通过叙事策略、风格化影像形成和声音设计进行表达。研究藏族题材纪录片的编导意识表达方法,有利于编导在藏族题材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选择更有效地方法来体现作品的主题和隐藏在作品背后的观念。在笔者的个人作品纪录片《曲宗宁玛寺的觉姆》的创作过程中,笔者将所研究的编导意识表达方法在作品中运用并呈现,通过纪录片的创作较好地表达了笔者“生活即修行”的创作主题。
其他文献
电梯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方便快捷的垂直运输设备,早已成为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的工具,在现代化生产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是现代城市物质文明的标志。与此同时,人们对电梯
作者运用有限单元法,根据变化的历史开采布局和污染演化趋势,建立了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对岩溶水资源进行了数值模拟评价.在此基础上,以现状开采量和历史水质污染的演化趋势为
城域网是数据骨干网和长途电话网在城域范围内的延伸和覆盖,它承担着集团用户、商用大楼、智能小区等业务接八和通路出租等纷繁复杂的任务,需要通过各类网关实现话音、数据、图
农民离村是民国时期极为突出的一种社会现象,因此也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民国时期的政府机关、学院机构及一些学者对此问题也作了许多调查研究,为现代研究提供了史料依
北宋中后期,以苏轼为代表的苏门词人,高擎“以诗为词”的改革大旗,对词体进行积极的革新和创造,使词由音乐的附属品、文人游戏的“小道”、“末技”渐渐变成了一种具有独立品性的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设计建造能力不断加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行业人才素质不断提
大坝坝基胶状析出物是较普遍存在的现象,通过对部分大坝坝基析出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矿物成分以及排水孔水质和水中微生物的分析,认识到析出物的形成主要是下层库水向坝
本文旨在探索用Lattice Boltzmann方法模拟二维水力过渡过程的可行性.应用Chapman-Enskog展开技术,导出了一套多尺度方程,将LB方程和其所对应的宏观方程联系起来;根据水力过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我国的政务新媒体也不断跟上时代步伐,与时俱进。经历了以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为代表的政务新媒体发展阶段,如今的政务抖音也登上了历史舞台,正式形成了“两微一端一抖”的政务新媒体传播格局。本文以政务抖音为研究对象,对政务抖音的概念界定以及发展现状进行梳理概述,分析影响现阶段政府形象传影响因素以及政务抖音如何传播与塑造我国的政府形象,并针对
语文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情操。文章主要探讨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理念下的阅读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注重锻炼学生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