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取代-9,10-蒽醌类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蒽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在自然界中存在极其广泛的化合物,在茜草科、鼠李科、豆科、蓼科等植物中均有较高的含量。近年来原本用于天然染料的蒽醌类化合物由于其广泛的抗炎、镇痛、抗肿瘤作用活性而受到普遍关注。临床上使用的米托蒽醌、阿霉素等抗肿瘤药物均属于此类,而以双醋瑞因为代表的9,10-蒽醌衍生物也是类风湿关节炎IL-1的重要抑制剂,有着良好的抗炎作用。综合多方面因素,我们决定尝试以2-取代-9,10-蒽醌为母核进行结构改造,以期获得新的活性更好的候选药物。  方法  综合已投入使用的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我们决定保守地进行结构改造,保留整体9,10-蒽醌母环,仅在2位上添加甲基并进行修饰。化学实验部分首先以邻苯二甲酸酐为起始原料,经Friedel-Crafts反应,浓硫酸脱水、环合两步反应,即苯酐法制得中间体2-甲基-9,10-蒽醌。然后分为两个系列反应,分别进行氧化反应与溴代反应:第一个系列中2-甲基-9,10-蒽醌经三氧化铬氧化得9,10-蒽醌-2-甲酸,然后用二氯亚砜氯代得到9,10-蒽醌-2-甲酰氯,最后与氨基酸的氨基相接,合成了N-9,10-蒽醌-2-甲酰基氨基酸,记为YWY1系列化合物;第二个系列中2-甲基-9,10-蒽醌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反应,得到2-溴甲基-9,10-蒽醌,经叠氮化反应,与叠氮钠生成2-叠氮甲基-9,10-蒽醌,另一方面16种取代苯酚类与溴丙炔反应生成芳香炔,最终二者反应生成9,10-蒽醌-1,2,3-1H-三唑醚类,记为YWY2系列化合物。  结果  最终设计并合成了13个YWY1系列化合物、16个YWY2系列化合物,结构经1H-NMR确证。药理实验正在进行中。  结论  2-取代-9,10-蒽醌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有望继续结构改造后得到其他活性更好的化合物。
其他文献
前言  随着近几年小鼠基因组操作技术的发展和小鼠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可诱导转基因,基因打靶,条件基因打靶以及基因捕获等技术在自发肿瘤小鼠模型的应用促使国内外建立了不少肺
目的  百草枯(paraquat,PQ)是速效接触型灭生性除草剂,对植物绿色组织有很强的破坏作用,由于其高效快速的除草能力,而且进入土壤后会很快失活,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中。但对人、
川芎嗪(tetra methyl pyrazine,TMP)是伞形科蒿本属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 Hort根茎中分离提纯的一种生物碱为中药川芎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TMP具
鉴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1,3,4-噁二唑具有明显的荧光性能,同时在抗炎、抗癌、抗菌、杀虫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因此,利用生物活性的叠加原理,通过1,3,4-噁二唑与其他活性官能团的骈接,有可能产生更为显著的活性效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一系列带有硫醚结构的1,3,4-噁二唑化合物,并就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硝基修饰的硫醚结构对三株
控氮增磷种植西瓜应少施氮肥,若施氮肥过多,合成的蛋白质也越多,消耗的糖分也越多。因此,应多施有机肥和适当增施磷肥。每667米2施土杂肥300千克、猪牛粪500千克、人粪尿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