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基层状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压缩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及钛合金由于具有低密度,高强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较好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钛及钛合金被应用于骨修复领域时,其与骨之间杨氏模量的巨大差异将导致“应力屏蔽”效应,进一步引起骨吸收和植入物松动,导致植入物失效。多孔化为降低钛合金模量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由于人体松质骨的孔结构多为层状结构,因此制备出高强度的层状多孔钛及钛合金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定向冷冻干燥法制备了层状多孔Ti6A14V合金,研究了固含量、冷冻温度对多孔材料孔形貌、收缩率、孔隙率、孔尺寸以及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多孔Ti6A14V合金/无机SiC纤维复合材料,探究了不同无机SiC纤维添加量对多孔复合材料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Ti6A14V合金粉末固含量、冷冻温度对多孔材料层状孔结构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Ti6A14V合金粉末固含量的增加,多孔材料的孔隙率降低,结构波长入有所升高,并且对于同一固含量的多孔材料,沿冷冻方向孔尺寸呈梯度分布,越远离冷源,结构波长入越大。随着冷冻温度的降低,多孔Ti6A14V合金的孔隙率和结构波长λ随之降低。(2)探究了层状结构对多孔Ti6A14V合金压缩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多孔材料结构波长和桥联密度的改变,制备的多孔Ti6A14V合金压缩强度在44-330 MPa之间,模量在2-10.9 GPa之间。多孔材料的压缩变形方式满足欧拉方程。(3)探究了不同无机SiC纤维添加量对复合多孔材料孔结构的影响规律。随着SiC纤维的添加,多孔复合材料的桥联密度进一步提高,孔隙率升高,结构波长入随之增加。无机SiC纤维的引入显著提高多孔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及模量,但随着第二相生成的增多,多孔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严重影响。
其他文献
档案管理工作是记录社会文化发展的有效措施,也是信息的内存库。现在档案管理工作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从原来的书本材料到现在的计算机处理化。作为合格的档案管理工作者也应当与
摘要:分析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导师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模式可行性,探讨该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的具体方法,以期打造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创新型高素质研究生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临床与基础脱离的研究生培养问题,更好的为医学科学的进步服务。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导师团队;基础与临床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221-02  一、前言  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