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氟磷酸钒钠的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1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恶化与能源资源衰竭问题催生了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而新能源的高效合理使用需要与储能技术相互匹配。钠离子电池在近年来受到了研究者们的重点关注,原因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资源,且钠与锂属同一主族的特点使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可以借鉴在锂离子电池研发上的经验。与此同时,钠离子电池也需要针对其更大的钠离子半径和相对较高的标准氧化还原电位形成一套完整且专属的电化学研究理论体系。在众多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对象中,聚阴离子型化合物具有开放稳定的晶体框架以及相对较高的工作电压。特别的,具有NASICON(钠超离子导体)三维结构的氟磷酸钒钠Na3V2(PO42F3(NVPF)可以表现出~3.95 V的平均工作电压,在离子扩散动力学性能及热力学稳定性方面都独具优势,是具有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NVPF具有本征电子电导率较低的主要缺点,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使其满足目前对高性能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需求。基于以上原因,本论文选取氟磷酸钒钠(NVPF)作为研究目标,为了改善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和储钠性能提出两个改性手段,获得以下研究成果:首先,通过Al元素对NVPF材料中V空间位点掺杂,提供非电化学活性位点以稳定晶体框架,减少材料因反复钠离子脱嵌而变形失活的情况,并通过影响Na+在晶格中的扩散速率降低充放电过程中的极化现象,从而提高Al掺杂NVPF(NVPF-Al)的反应动力学性能。NVPF-Al的充放电曲线中~3.4 V的平台变得更明显,其Na+扩散系数相比于没有掺杂的纯相NVPF提高一个数量级(2.03×10-13 cm2 s-1),在1 C倍率下循环110圈后容量保持96.5%(~90.0 m A h g-1),在高倍率20 C的条件下同样表现出相对最高的比容量84.2 m A h g-1,相比未掺杂的NVPF容量表现提高212%,展示出优异的循环和倍率稳定性,说明Al元素掺杂对提高材料的动力学性能有积极意义。其次,采取微观形貌控制工艺和碳包覆技术,在合成过程中通过控制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制备出原位氮掺杂碳包覆的纳米方块状氟磷酸钒钠(NVPF-NC)。一方面,纳米颗粒堆积形成的分级空间结构缩短Na+在材料本体中的迁移路径、优化了电解液在材料本体中的渗透率。另一方面,碳包覆层形成三维导电网络改善了复合材料的电子传导能力,提高电荷转移效率并降低界面反应的极化。综合以上的优势,NVPF-NC表现出优异的首次放电比容量(0.5 C下表现出120.3 m A h g-1),在30 C的高倍率下仍然可以表现出具有优势的107.7 m A h g-1比容量,在不同电流测试下都能保持出色的长循环寿命和结构完整性(10 C下循环200圈的容量保持率为98.7%;50 C下循环2500圈的容量保持率为84.8%)。最后,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我们构建了纳米方块状氟磷酸钒钠||球型硬碳(NVPF-NC||HCS)全电池。所制备的全电池具有396.6 W h kg-1高能量密度,在0.5 C倍率下循环100圈容量保持率高达98.5%,成功点亮含38个灯泡的组件,验证了改性NVPF的实际应用潜能。综合以上研究内容,本文以优化NVPF的电化学性能为主要目的,提供了两个改性的手段,并通过系列实验对改性后的NVPF储钠性能和机理进行对比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Al掺杂、尺寸控制、形貌调控以及导电碳材料包覆的技术手段,促进了NVPF材料中电子和离子传输效率的提高,稳定了材料结构,从反应动力学的层面提高材料的容量表现,延长材料的循环寿命,增强材料的倍率耐受性。NVPF在半电池和全电池中的性能表现,都表明了NVPF具有应用于大规模生产制造的巨大潜力,为NVPF的商业化使用补充重要的基础研究依据。
其他文献
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因考虑建筑节能,故采取了减小了空调系统新风量的措施,但使得房间内产生的有害污染物无法彻底排出,人体出现了“病态建筑综合症”。其主要由于室内PM2.5颗粒物浓度较高所致,而控制室内PM2.5颗粒物浓度的最佳方式为使用空气净化器,但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受到净化技术、安装方式、房间几何尺寸、气流组织形式以及净化器智能化设计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由于空气净化器具有送回风口,本身为动
热对流现象广泛存在于大气环流、地幔对流等远离热平衡的非平衡开放性系统中,Rayleigh-Benard对流(RBC)就是研究自然界非平衡开放性系统中热对流现象的典型模型。前人关于Rayle
高密度下的微电子器件面临着单位面积内过高的热损耗,这严重制约了下一代微电子器件的发展,急需一种低能耗的新型物理器件。自旋电子学是利用电子本身的自旋属性进行电子器件的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在信息存储方面,自旋电子器件具有更低的能耗,更高的存储容量以及更高的信息存储可靠性等优势。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如隧穿磁电阻效应,自旋轨道耦合,自旋霍尔效应,自旋轨道力矩,自旋转移力矩等,推动了自旋电子学的不断发展。目前
我国华南沿海一带属于台风高发区且建有大量低矮双坡房屋,由于台风造成低矮房屋的损坏给我国沿海地区居民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研究表明,低矮房屋损毁主要因为屋面由于流
随着社会工业的快速发展,金属矿山采选、电镀以及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会产生大量重金属废水,即使是低剂量的重金属也会对环境中的水生动植物产生毒性,对环境造成负担。Cd(
本文以库尔勒香梨为例,研究香梨静压损伤过程中生物屈服极限、破坏极限、变形能、破坏能随压缩速率变化的规律,同时采用不同的缓冲材质分析了香梨的受压情况,初步探讨不同缓冲材料对香梨静压损伤变化规律的影响。分析了香梨基于电学特性的无损检测方法以及检测过程中香梨电学参数值随预紧力和电极尺寸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香梨无损检测与静压损伤特性,建立了香梨电学参数变化值与损伤面积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学特性的损
为了实现内燃机的近零排放和超高效率,迫切需要学者们详细掌握柴油在发动机低温燃烧模式下的燃烧及排放特性。然而,基于柴油作为一种包含上百种组分复杂混合物的事实,开展包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饲料和工业原料,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关乎我国的粮食安全。玉米Mutator转座子天然存在玉米基因组中,是迄今为止发现活性最高,诱变能力最强的一类转座子。利用转座子创制突变体相对于EMS等其它诱变方式安全稳定,并且具有较高突变频率,是突变体创制和基因克隆的高效可靠方法。本实验将具有转座酶活性的MuDR基因和bronze1-mum9基因的玉米品系和具有Bronze1基因(花青素
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群集聚的工业园区逐渐成为污染物排放的集中区域。国内高污染的产业发展模式己经制约新时代经济的发展,工业三废排放问题己逐步引起人们重视,尤其
苦瓜为葫芦科苦瓜属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innaeus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在我国又常被叫作锦荔枝、癫葡萄、凉瓜等,是传统的药食同源中药。《中华大辞典》记载苦瓜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均可入药,《本草纲目》记载其可以解劳乏,除邪热,清心明目。味苦、寒,归心、脾、肝经,能够清暑涤热,明目,解毒。常被用于医治暑热烦渴,消渴,赤眼疼痛,痢疾,肠痈肿毒等。大量文献研究表明,苦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