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_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骨木(Sambucus williamsii Hance)为忍冬科接骨木属落叶灌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接骨木不仅是园林绿化、堤岸固坡和荒山绿化的理想树种,也是良好的用材树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食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大力开发利用接骨木必将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接骨木传统的育苗方法为实生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这些方法的繁殖系数较低、周期长、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如果想短期内得到可供大面积栽培的接骨木苗木,为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和遗传改良奠定基础,组织培养是有效可行的方法。为了加快引种和人工栽培步伐,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大规模生产和推广新优品种,本文以接骨木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对其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浓度及配比对接骨木茎段培养有着较大影响,MS是腋芽诱导萌发和增殖的适宜基本培养基。在诱导腋芽萌发时,在培养基MS+6-BA 2.0mg.L-1+NAA 0.2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上能取得最好效果,接种15d后获得健壮的芽。适宜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TDZ 0.03 mg.L-1+6-BA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培养25天增殖系数为3.8。适宜生根的培养基是1/2MS+IBA0.2 mg.L-1和6-BA 0.1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20d后生根率高达100%上,根毛区长达2.0 cm。试管苗的质量和移栽后的保湿是确保移栽成活的两大关键因素,健壮的试管苗移栽后用地膜保湿7天以上,成活率达95%以上。2.接骨木愈伤组织的诱导较为容易,以叶片和新梢茎段作为外植体均可诱导出高质量的愈伤组织。将新梢茎段接种在培养基MS+6-BA 0.1 mg.L-1+2,4-D 0.5 mg.L-1+蔗糖30 g.L-1+琼脂6 g.L-1+PVP 0.1 g.L-1上,30-40d后能获得大量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为使愈伤组织保持旺盛的活力和分化能力,在继代培养中逐渐以NAA代替2,4-D。在MS+6-BA 0.5 mg.L-1+NAA 1.0 mg.L-1+蔗粮30g.L-1+琼月旨6g.L-1+PVP 0.1g.L-1上时增殖效果最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愈伤组织增殖速度快、增殖倍数高,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快速增殖。
其他文献
兰属花卉是兰科植物中最重要的属之一,因其花型奇特、花色艳丽、叶态优美、花期较长,具有极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兰花品种已经不能满足
本文以大青山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c-rupprecht)人工林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山杨(Populus davidian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油松、落叶松、
黄牡丹(Paeonia lutea Delavay ex Franch)是我国西南特有的野生牡丹,是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属于濒危物种;作为种质资源黄牡丹在新品种培育以及药用方面也具重要价值。迄今为止
水土流失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是改变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开发方式,并对退化生态系统进行恢复与
为了探索不同失水程度对板栗保鲜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规律的影响机制,本文以陕西省镇安县板栗生产基地的红皮栗为试验材料,在前期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电热鼓风干燥箱于30
淤地坝在陕北地区分部广泛,作为一项工程措施,淤地坝具有拦泥蓄水保土、稳定沟坡、滞洪减沙、抬高土壤侵蚀基准面、促进退耕还林还草、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粮食产量及土
本文首先对产业地段,主题公园,工业景观更新设计等名词进行概念解析,界定和特性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工业主题公园这一崭新概念。然后,通过文献调查结合优秀实例研究国内外城市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