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媒体的格局和传播链条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仅是传媒业的生存之道,更是党中央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战略举措。 作为江西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社深刻认识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对江西日报社的现状进行梳理发现,通过搭建全媒体中心、打造特色新媒体、发展江西手机报、江西手机网、网站和纸媒合并等方式,江西日报社已形成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媒体矩阵,拥有报纸、杂志、网站、微博、微信、户外、手机报、移动客户端等8种媒介形态,覆盖用户总数超过2500万。 基于对江西日报社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江西日报社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障碍因素。一是资金缺口大,如广州日报社的媒体融合项目由当地财政扶持了3.5亿,上海报业精心推出的新闻类APP“澎湃”前期投资4亿元左右,皆为财政贴补,而江西日报社作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特别是近年来都市类报刊广告呈断崖式下滑的形势影响下,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全凭一己之力,很难承受如此巨大的投入;二是研发力量不足,江西日报社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与平台,受限机制体制,也难以引进合适的创意型人才以增强研发力量;三是盈利模式不明,传统报业的营收主要有广告和发行,而新媒体的营收则不清晰稳定。资金不足、研发力量不足、盈利模式不明等种种因素最终造成了江西日报社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呈现出“合而不融”。 进一步总结典型性案例发现,广州日报社以成立全媒体中心的方式,促成平台、内容、资源和技术的融合,有效破解了“合而不融”;浙江日报传媒以自建平台、自建终端的方式,打造了自己强大的技术团队和构建了融资平台,有效破解了技术阻滞和资金来源的困境;人民日报社以创建新型传媒企业的做法,将人民网从人民日报社机构中单列出来,变成在财务和体制上相对更独立的单位,并挂牌上市,为它媒体融合战略带来充足的资金。这都为江西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创新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由此可见,江西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推进还需转变观念,完成从报业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还需强化业态技术创新,细化系列措施,进一步强化传统主流媒体的品牌意识,提升传统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