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近代中国历史上“新兴商人派”(毛泽东语)的代表人物,穆藕初的实业振兴思想之形成与实践,彰示这位具有开拓者精神的爱国实业家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及社会改良所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并以此为视角作为研究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种尝试。兹将本文各章节主要内容摘要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穆藕初的家世家庭及人生遭遇和时代变迁的述评,以及对贯穿于他一生所有实践之中的实业振兴思想的概述,表明在考察和分析穆藕初毕生事功之时,有必要首先对他的思想渊源及人生轨迹做一明晰解读。第二章集中探讨穆藕初的以“求实学”为核心的西学观之形成过程,指出他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在求学、创业过程中对西方现代经济理念及管理方式所做的探索和应用,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积累了经验,也为中国经济管理学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章主要分析穆藕初白美学成归来后,基于“棉业为中国最大之实业”的认识所进行的创业实践,以及他在从事实业建设的过程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现状,为振兴棉纺织业、维护经济主权、实施职业教育等所做出的理论建树。肯定他作为中国纺织业界上第一位依靠知识创业的企业家的历史表征意义。第四章就穆藕初实业振兴思想的两翼,实业和教育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认为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心得,针对中国实业不发达的状况所提出的实业和教育之间具有互动共进的辩证关系,是与中国社会的客观现实基本相符的结论。同时指出,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性,他的某些主张实质并未脱离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论调,在许多具体措施的提倡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功利性及理想化的色彩。第五章围绕穆藕初关于“农业为国民经济之命脉”的认识进行论述。肯定他为复兴农村在启迪农民智识、改善农作环境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及他作为负责农业工作的政府主要官员,在抗战期间为大后方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对他在不同时期的重农、兴农侧重点的差异进行分析。第六章对穆藕初生平思想进行综合评述,着重探讨他的经济伦理思想及社会改良思想。认为他从中西方社会在国民精神、社会风尚、文化心理诸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入手,对中国社会之所以滞缓落后的分析中有着若干合理的认识,同时指出他的思想中有着夸大道德决定作用的惟意志论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