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雷尼酸锶(strontium ranelate,SR)对小鼠假体周围磨粒诱导无菌性松动模型关节中的作用,探讨其在无菌性松动中作用的机制。方法本实验探讨SR对全关节置换术的作用机制。药物组造模一周后行SR[625mg/(kg·d)或1800 mg/(kg·d)]灌胃,对照组行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老年雌鼠组在造模同时做切除卵巢处理,灌胃12周后处死取材。Micro-CT检测假体周围骨质溶解情况、骨小梁厚度和数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关节组织中RANKL、OPG表达水平,RT-PCR测组织中OPG、RANKL表达水平,ELISA测IL-1、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测RANKL、OPG水平。结果(1)在野生型雄性C57全膝关节置换模型的Micro CT扫描水平位截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对照组的小鼠胫骨的假体周围发生了骨质的吸收,但是在服用SR药物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骨质吸收的程度有显著的减轻。HE染色结果中,对照组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的结果相对比,可以发现对照组的假体周围的骨量略少于服用SR药物的另外两个药物组,低剂量组的骨量与高剂量组相比,但两者之间骨量差别较小。同位置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中,有类似的梯度分布的结果:OPG染色中,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量从高剂量组到低剂量组到对照组依次减少;RANKL染色中依次递增。炎性因子IL-1、TNF-α的ELISA检测结果显示,在SR的高剂量组中,假体周围组织中的炎性因子最少,对照组小鼠的假体周围的组织中炎性因子最多。(2)在野生型雌性C57全膝关节置换模型的Micro CT扫描水平位截图中可以看到青年和老年鼠的对照组的假体周围发生了骨质的吸收,但是在服用SR药物的青年鼠和老年鼠的实验组中骨质吸收的程度有减轻,青年鼠和老年鼠的药物组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的厚度大于对照组。HE染色结果中,两个对照组的假体周围的骨量略少于药物组,药物组中青年鼠假体周围骨量略少于老年鼠,但两者之间骨量差别较小。同位置的OPG染色中,青年药物组的细胞阳性率多于老年药物组,且二者均高于两个对照组;RANKL染色中,细胞阳性率最低的组是青年药物组,其次是老年药物组,两个对照组中RANKL阳性染色的细胞数量最多。炎性因子IL-1、TNF-α的ELISA监测结果显示,两个药物组的炎性因子均低于对照组,青年药物组的炎性因子低于老年药物组。(3)在野生型和SOST-/-雄性C57全膝关节置换模型的Micro CT扫描水平位截图中可以看到野生型和SOST-/-对照组的小鼠胫骨的假体周围发生了骨质的吸收,野生型对照组假体周围骨质吸收十分明显,而SOST-/-对照组假体周围骨质吸收相对较少,在两种基因表现型的药物组中骨质吸收的程度有显著的减轻,且SOST-/-药物组假体周围骨溶解非常少,同时骨小梁的数量也大于野生型药物组,骨小梁的厚度SOST-/-对照组和野生型对照组并没有显著差异。HE染色结果中,基因敲除鼠的骨量明显多于野生型实验鼠。同位置的免疫组化OPG染色中,基因敲除鼠的细胞阳性率多于野生型实验鼠,药物组的细胞阳性率多于对照组;RANKL染色显示基因敲除鼠的阳性细胞的个数比野生型实验鼠少,药物组的阳性染色的细胞的数量比对照组少。Real-time PCR测定四组实验鼠样本中的,RANKL的测定结果青年野生型对照组最高,其次是野生型的药物组,再次是基因敲除鼠的对照组,敲除鼠实验组的RANKL含量最低。OPG的测定结果与RANKL相反,两组敲除鼠的OPG含量均高于野生鼠,药物组的OPG含量高于对照组。Western-blot测定四组实验鼠样本中的OPG和RANKL浓度关系结果与Real-time PCR检测中近似,RANKL的测定结果青年野生型最高,其次是野生型的药物组,再次是基因敲除鼠的对照组,药物组敲除鼠的RANKL含量最低。OPG的测定结果与RANKL相反,两组敲除鼠的OPG含量均高于野生鼠,药物组的OPG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敲除SOST基因可以解除SOST对经典Wnt通路的阻止作用,并使RANKL/OPG比值下降,对磨粒诱导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有阻止作用。SR对磨粒诱导小鼠假体周围骨溶解有阻止作用,可以在没有SOST参与的情况下通过下调RANKL/OPG的比值和阻止炎性因子释放多种途径对关节置换术后磨损颗粒引起的无菌性松动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