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有生育要求的肾虚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腹腔镜术后的患者针药结合(口服滋肾养精汤结合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探讨针药结合对肾虚证PCOS腹腔镜术后排卵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提高肾虚证PCOS腹腔镜术后排卵提供治疗思路。方法对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药组(腹腔镜术后口服滋肾养精汤结合针刺治疗)、针刺组(腹腔镜术后结合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各30例,疗程3个月,随访3个月。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体温(BBT)、卵泡数目、卵巢体积及排卵率的变化,应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BBT比较:a.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后(术后3月)及针药组治疗后(术后6月)与术前比较BBT双相率均提高(P<0.0167)。b.组间比较:术后3月,三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6月,针药组提高BBT双相率优于对照组(P<0.0167),针刺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167)。2.卵泡数目比较:a.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后(术后3月、术后6月)与术前比较卵泡数目明显减少(P<0.05),术后6月与术后3月比较卵泡数目无差异(P>0.05)。b.组间比较:术后3月,针药组与针刺组、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6月,三组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3.卵巢体积比较:a.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后(术后3月、术后6月)与术前比较卵巢体积均减小(P<0.05),术后6月与术后3月比较无差异(P>0.05)。b.组间比较:术后3月,三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6月,针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P>0.05)。4.最大卵泡直径比较:a.组内比较:三组治疗后与术前比较最大卵泡直径增大(P<0.05),针药组、针刺组治疗第三周期与随访期无差异(P>0.05),对照组随访期与治疗第二周期、第三周期比较无差异(P>0.05)。b.组间比较:治疗第一周期,三组无差异(P>0.05),治疗第二周期,针药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针刺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第三周期及随访期,三组两两间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5.排卵率比较同BBT比较。结论1.有生育要求的肾虚证PCOS腹腔镜术后患者运用针药结合治疗可减小卵巢体积及减少卵泡个数,增大最大卵泡直径,提高BBT双相率及排卵率,有一定的临床优势。2.腹腔镜术后联合针药治疗在改善卵泡发育情况,提高排卵率等方面,疗效优于腹腔镜术后联合针刺治疗及单纯腹腔镜手术治疗,后两者疗效相当,是治疗肾虚证PCOS腹腔镜术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