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证券投资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在经济环境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基金业发展的过程是超常规增长,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问题。无论从基金的内部治理,还是从外部治理的形式来看,整个行业矛盾重重。如何解决基金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提高基金市场绩效,成为我国证券基金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针对我国基金治理中的不足及导致的各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行为失范等问题进行研究,为科学正确的证券投资基金相关制度安排提供系统的全面的理论依据,为健康快速的发展我国基金行业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本文以公司治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证券投资基金理论为基础,利用博弈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为工具,结合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和相应数据,重点对我国基金的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效率以及基金治理效率的持续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的介绍了与论文工作相关的若干理论和文献,在梳理和归纳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注重了对证券投资基金治理效率的分析,提出了基金治理效率为组织内基金持有人、基金管理人、基金托管人的合作效率的提高,并对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理论、博弈理论进行了初步的介绍。(2)对理论界最有影响的基金代理问题的三个原因和代理冲突的主要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实际工作中基金代理冲突的识别方法。运用多重目标下基金持有人的代理模型、基金持有人不合作模型和基金持有人一致行动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中最基本的两种代理冲突进行了模型分析。(3)从经济学和统计学角度分析基金治理效率和基金效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分别阐述了基金治理业绩和治理风险评价指标的演化。在此基础上,综合已有的基金治理效率相关研究,结合我国证券市场自身特点,对基金收益和基金风险指标分别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采用一些能合理反应目前市场条件的方法,设计了能综合反映收益和风险的较全面、准确的基金治理效率评价体系。(4)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内部治理的架构和基金激励机制具体分析基金内部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和缺陷,针对问题,结合我国具体基金市场经济环境,提出加强基金管理人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等优化基金内部治理结构的建议。同时,对基金外部治理约束机制研究进行综述,利用博弈理论分析外部治理机制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及其原因,分析外部治理中政府监管的作用、类型、问题,会计信息及其披露对基金业绩和基金市场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5)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金内部和外部治理机制与基金绩效实证的研究假设,然后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独立董事对基金的绩效确实具有正向的积极作用,而且有投资背景和从业经历的独立董事的正面作用更明显;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有基金比例的集中对基金净资产费用率的控制具有正向的作用;中国资本市场上会计盈余具有信息量,基金外部控制力越强,会计盈余信息量越少;反之,其他的力量越大,会计盈余信息量越多。(6)政府监管和外部审计的力度与基金绩效成较显著的正相关性。在对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实证中,采用未经风险调整的超额业绩和经过风险调整的詹森指数两种方法进行截面回归。结果显示,基金评价期的超额业绩与相临近的排名期的超额业绩往往有反转性;短期内基金效率有很大的起伏和不稳定性,与之相比,中长期内绩效有一定的重复性,显著性也不明显,所以基金效率持续性整体不强,无论基金历史时间长短都无法进行有效的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