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文化家族化困境及其解局——基于我国若干民营企业沉沦的省察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ub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民营企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壮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和就业机会,它的发展状况紧密关系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2005年发表的由中华全国工商联合会编写的我国首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披露:家族企业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主体部分,300多万家私营企业90%以上是家族企业,在这些企业中,绝大部分实行家族式管理。从我国民营企业20年来的发展来看,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发展中都会遭遇由家族式的经营模式所带来的制约因素从而陷入发展的困境,不少民营企业甚至为此昙花一现,过早地退出历史舞台。这些制约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缺少公平竞争的环境、融资渠道不畅、技术薄弱、人才匮乏等,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营企业对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家族化的企业文化这柄曾经极大推动企业发展的“双刃剑”没有深入的了解。 本文从我国民营企业家族化取向入手,对我国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剖析,通过文化溯源找到其家族化文化困境的症结所在,从文化的角度上对症下药,试着提炼出我国民营企业文化重塑的方法。 全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初始阶段的家族化取向。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的崛起与成长历程、其在现阶段的家族化取向、家族化取向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条件。 第二部分:伴随民营企业运营家族化的企业文化家族化印痕。这一部分主要对“家族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家族化”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家族化的典型表现及其历史文化溯源。 第三部分:民营企业文化家族化的困境。这一部分详细阐述了民营企业家族化“瓶颈”的产生及其后果。 第四部分:民营企业文化家族化困境的解局。这一部分是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介绍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家族企业转型的历史经验及基对我国的启迪,然后详细论述了企业文化重塑与再造的必要性与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特殊性不仅表现在药品的生物活性与人的生命健康关联紧密,而且在时间和空间方面也有其特殊性,与其相关联的风险也随之更为复杂。药品安全依赖良性的市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人大代表作为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普选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宪法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