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占全球总产量17%左右,其品质和产量与国家的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栽培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基因组庞大、遗传背景复杂,基因鉴定困难,可用的基因标记较少,制约着对小麦育种研究。从全基因组水平鉴定小麦关键功能基因将为基因标记开发和基因编辑应用奠定研究基础。生长调节因子(GROWTH-REGULATING FACTOR,GRF)参与了植物多个组织器官发育,涉及作物的株高、籽粒、养分利用等多个关键农艺性状调控,因此研究小麦GRF基因家族对小麦基因功能挖掘和育种应用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目前在拟南芥、水稻、玉米、二穗短柄草等植物中有关于GRF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工作报道,但是小麦GRF基因的鉴定和研究尚未开展,借助2018年公布的小麦基因组测序结果,本研究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鉴定出55个Ta GRF基因,系统分析了这些Ta GRF基因的序列特征和物种进化关系,研究了Ta GRF基因在不同组织表达情况以及对外源GA的响应情况;利用VIGS体系将Ta GRF1和Ta GRF2沉默以研究两个基因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从小麦基因组中鉴定了55个Ta GRF基因,其中有33个基因存在三个部分同源基因,所有Ta GRF基因均具有mi R396的靶位点,推测可能受mi R396调控。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可以将Ta GRF分成三大类,其中第一大类含有WRC和QLQ结构域,第二和第三大类只含有WRC结构域。根据与其他物种的系统进化分析推断只含有WRC结构域的Ta GRF13-15在进化上起源更早。染色体共线性分析表明大多数Ta GRF基因都是同源染色体间片段重复,4A染色体与7A/D或5B/D之间的共线性基因对与染色体易位有关。大多数Ta GRF基因受纯化选择压力,功能保守;Ta GRF2-A7等基因受中性选择压力。2)根据表达数据库中不同发育时期小麦各器官中Ta GRF表达量数据,将Ta GRF分成三类,其中第一类在幼苗、幼穗和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高,第二类在雌蕊中表达量最高,第三类基因在各组织中表达量变化不明显,说明大多数Ta GRF基因主要在正在生长发育的器官和生殖器官中表达。利用GA处理幼苗叶片后发现不同Ta GRF对GA的响应情况不同,有的基因对GA不响应,如Ta GRF3、4、6、7;有的基因表达受GA诱导,如Ta GRF1、10、13、18;有的基因表达被GA抑制,如Ta GRF15、9、11、16。3)利用BMSV-VIGS体系将Ta GRF1和Ta GRF2沉默,研究这两个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Ta GRF2沉默后小麦幼苗新生叶片生长加快;Ta GRF1沉默后小麦抽穗期延迟,幼穗发育异常,穗下节伸长受到抑制;小麦生育期相关基因VRN1上调表达,VRN2下调表达,本研究表明Ta GRF2与小麦叶片生长发育有关,而Ta GRF1通过VRN1或VRN2参与小麦幼穗发育和抽穗期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