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与天津城市发展中的分工与协作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332365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区域整体发展、城市联合已成为提高一个国家整体的综合竞争能力的主要方式。城市联合发展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又是城市联合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各城市功能能否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的关键因素。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现实条件,即必须符合城市间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与分工。 京津两市自古以来就是休戚与共、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一地区是我国北方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这里既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北方的经济中心,交通运输发达,工业及科技实力突出,对外开放程度高,有着巨大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加强京津经济融合,发挥比较优势,进而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将这一地区发展成为新世纪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地区之一,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京津两市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加以系统的概括与探讨,分析了京津两市各个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相互关系与分工协作,从固有的历史规律中找到现实的借鉴。 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首先,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概括分析了1949年以前北京与天津的关系:古代北京是为政治和军事目的而设置的,并不具备优越的自然与经济条件,但这样一个大城市决不可能独立生存,所以才产生了天津这样的经济辅助城市。北京一直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天津则是经济中心、海上防卫的门户。这一时期北京与天津的分工与协作是自然形成的,符合客观条件,有很大的合理性。 其次,通过大量的经济指标数据分析了建国后三十年里,北京与天津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与分工被人为隔离,两城市各自为政,一切自成体系的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得不偿失。 最后,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至今,随着人们对京津两城市分工与协作问题的逐步重视,政府对北京与天津两城市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天津把滨海新区的发展作为重点,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北京与天津的分工进一步合理化,它必将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其他文献
加快新型城镇化既是象山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象山实现半岛崛起和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象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象山县委、县政府
皖南浅变质岩地区的构造格局是由不同构造背景下的4个构造一岩石单位拼合而成。这4个单位是:1一钙碱性火山岩单位,它形成于岛弧环境;Ⅱ一复理石浊积岩单位,它形成于弧后海槽环境;Ⅲ一
地理实验能力是高等师范院校地理专业师范生能力体系中的基础能力。地理实验课堂教学是影响师范生地理实验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针对师范生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一般采用模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等级、重尊卑的国家,等级制度这四个字由来已久,不仅出现在封建社会,对我们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等级制度的渊源、相关规定和对后世的影响三个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