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如何改善上市公司形象已成为众多新兴市场的重要研究课题,而其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质量更是主要的研究对象。由于特定的制度背景和文化环境,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有很大的特殊性,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控制等现象尤为突出。这些特殊的公司治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然而,这些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质量究竟有什么影响?作为改进公司治理效率而引入的独立董事制度是否能提高公司盈余质量?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一部分的管理层激励是否达到了提高盈余质量的目的?带着此疑问,本文运用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借鉴国内外成熟的研究成果,对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本文对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做了研究综述,并对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其次,本文对不同治理模式下盈余质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质量的影响。然后,本文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实际,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管理层激励三个层面选取7个公司治理指标,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规范分析。再次,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3-2006年间3592个公司年样本,结合前面的规范分析,就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治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司的盈余质量。从具体的影响因素来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盈余质量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年度内董事会会议次数、前三名高管薪酬总额、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质量负相关;其他大股东制衡力与盈余质量关系不显著。同时,通过实证结果还可以看出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一股独大、大股东控制是影响盈余质量的主要公司治理因素;其次我国董事会运行效率有待提高;再者就是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激励机制失效。最后,文章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盈余质量的粗浅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