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的增加使城市居民的精神负荷过重,这种长期处于超重状态的精神压力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Kaplan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ART)指出,当人因过度注意力产生疲劳时,可由迷人的环境提供最佳的休息,这种环境具备迷人性、逃离性、延展性和兼容性四个特性。本研究根据景观质量评价对小型公共绿地的感知恢复度进行评估,了解小型绿地空间中不同的景观评价要素对感知恢复度的影响。本研究以哈尔滨市一处小型公共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虚拟现实软件变化场地内的植被、气候、设施和管理等景观质量评价要素,构建出不同的场景。共制作包括现状场景在内的9个动画,作为研究景观质量与感知恢复度之间关系的媒介。然后将场景动画以视频播放的形式在虚拟实验室和网络上同时推行问卷调查,并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对结果进行整理与分析,从而得出景观质量评价要素对感知恢复的影响以及感知恢复与景观偏好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景观质量评价要素不同,感知恢复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四种评价要素中,对感知恢复影响最大的是植物要素,其次是设施要素,然后是气候要素,管理要素的影响最小。相关性研究显示,感知恢复特性之间以及感知恢复和景观偏好之间存在显著地正相关,但进一步用逐步回归分析,并没有发现其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此外,不同的景观评价要素对感知恢复特性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植物要素对迷人性和逃离性产生的影响较大,气候要素对逃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设施要素对兼容性和逃离性的影响较大。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后将四种元素最终归到自然特征和环境设施两个维度之中,两个维度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自然特征维度。经过上述量化研究,可以证实本文提出的三个研究假设都成立。希望相关分析结果可以为日后小型公共绿地的感知恢复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探讨景观质量与感知恢复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