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这38年历史称之为中华民国时期,民国时期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国教育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国民政府对于教育的重视,使得体育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学校体育法规在规范学校体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当今学校体育法制建设的发展影响深远,因此,本文主要以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法规建设为切入点进行研究,从而为我国当今体育法提供一定的历史参照。本文首先将民国分为民国初年至北洋政府时期(1912-1927),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37)和抗战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37-1949)这三个阶段,从民国时期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体育法规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对当时社会和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入手,总结民国时期学校体育法规的历史影响,希望为完善我国学校体育法规提供一些借鉴经验。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归纳演绎法等研究方法,以“民国时期的学校体育法规建设”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历史学、教育学、体育法学等相关学科做理论基础,对民国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体育法规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对民国三个阶段的时代背景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阶段学校体育法规是如何被制定出来的。第二部分:对民国各个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学校体育法规从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对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第三部分:对民国各个阶段学校体育法规具体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并得出研究结论:一、民国初年至北洋政府时期,学校体育法规主要局限于学校体育课时安排以及如何废除体操,政府通过制定学校体育法规提高国民体质。二、抗战前南京政府时期,学校体育建设进入高潮,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育法。三、抗战后南京政府统治时期,制定了专门的学校体育法规,对于学校体育尤为重视。第四部分:对我国现行学校体育法规的启示,主要从学校体育立法,学校体育法规亟待更新,加强学校体育执法三个方面进行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