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依恋风格个体情绪冲突加工特点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绪冲突,即无关情绪信息对当前任务的干扰,有效的控制干扰刺激是维持正常认知功能的需要。人们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有效信息上,同时抑制无关信息的影响才能够更高效的生活。已有研究表明干扰信息一定程度上可能阻碍个体的加工速度,但能否准确的辨别以及做出合理的反应这一点在以往的研究中却因人而异。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一点,有研究者认为对不同情绪冲突的反应可能取决于个体在维系社会关系上的差异,即个体依恋风格上的差别。依恋风格是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形成于个体与抚养者之间的互动过程中。不同依恋风格可能会影响个体对外界信息的认知和行为倾向:焦虑型个体具有强烈的亲密需求,对外界情绪信息采用夸大性的加工机制和过度激活策略,因此在早期会对情绪信息产生较大的注意警觉,但由于对情绪的过度卷入导致对冲突的解决表现出较小的抑制能力。相反,回避型个体为避免因遭到依恋对象的拒绝而引发痛苦,他们否认亲密寻求的需要,这种防御性机制使回避型个体在经历情绪冲突时表现出较小的情绪反应。安全型个体具有较为开放的认知态度,因而在面对情绪冲突时均能够迅速恢复认知与情感平衡。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具有不同的加工过程,而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对正负情绪加工特点存在差异,有研究表明焦虑型个体对正性情绪产生加工偏向,回避型个体则对负性情绪产生加工偏向,安全型个体对于正负性情绪产生的加工偏向并没无区别。以往研究从fMRI上提出非安全型依恋个体较之安全型依恋个体对于正负性分心物均表现出较弱的冲突抑制能力;从行为角度认为回避型个体较之安全型表征出较强的冲突解决能力,焦虑型则表现出较弱的冲突解决能力。均没有从时间进程上对不同依恋风格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具体的阶段进行探究。综上,我们可以推断出不同依恋风格的情绪冲突加工特点可能也具有差异,同时对于冲突的识别,即冲突监测并没有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并且缺乏对焦虑型和回避型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阶段的差异性研究。因此对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三者是否存在时间进程上的冲突效应进行探究,即不同依恋风格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特点是什么?焦虑型和回避型表现出相反的情绪加工偏向,但在不同情绪分心物背景下对于非安全型个体(焦虑型和回避型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阶段的差异性缺乏探讨,因此引入分心物情绪效价这一变量,进一步探索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个体在不同的情绪分心物背景下情绪冲突加工的特点。本研究使用高时间分辨率的事件相关电位(ERP)技术,从情绪冲突与依恋风格的关系出发,集中探讨安全型、非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个体在情绪冲突加工阶段中的感知觉加工、冲突监测及冲突解决是如何运行的,以及在正性和负性分心物背景下三种依恋风格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阶段化特点。基本假设是,实验一,感知觉加工阶段,较之安全型依恋个体,回避型个体和焦虑型个体均表现出较大的P1波幅;在冲突监测阶段,表现出较大的N170波幅或较大的N450波幅,晚期控制(冲突解决)阶段,回避型个体表现出较小的P3波幅,焦虑型表现出更大的P3波幅。实验二,较之安全型个体,回避型个体在感知觉阶段负性分心物背景下表现出较大的N1波幅,焦虑型个体在正性分心物背景下表现出较大的N1波幅;冲突监测阶段,回避型个体在负性分心物条件下表现出较大的N170波幅或N450波幅,而焦虑型个体则在正性分心物背景下表现出较大的N450或N170波幅;在晚期阶段,在负性分心物条件下,回避型个体表现出较大的SP波幅,而焦虑型个体表现出较小的SP波幅。研究结果发现:(1)不同依恋风格个体在面孔-词情绪Stroop范式表征下的情绪冲突加工可能呈现三阶段,具体的阶段化加工特点可能受到依恋系统是否激活以及分心物情绪效价影响。依恋系统未激活状态下,三者均在在感知觉阶段产生P1波,冲突识别阶段产生N170波幅和冲突解决阶段产生P3波幅;依恋系统激活状态下,产生感知觉加工N1成分,冲突监测N450成分和冲突解决SP成分;(2)在依恋系统未激活的情境下,较之安全型个体,回避型个体表现出冲突抑制能力失效,产生较小的P3波幅,无法较好的对冲突进行解决加工。焦虑型个体则采用过度激活策略来进行冲突解决,产生较大的P3波幅。(3)不同依恋风格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能力在不同的时间进程上是动态变化的。感知觉加工阶段,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在依恋系统激活状态下发生相反的加工偏向,随之的冲突监测阶段的表现也受到情绪的影响;对于回避型个体来说,在负性分心物条件下的冲突条件中表现出较强的N450波幅,负性情绪促进其冲突加工;而对于焦虑型个体来说,负性分心情绪背景下在一致条件下表现出较强的N450波幅,负性情绪阻碍其冲突加工。(4)依恋系统激活的情景下,回避型个体在冲突解决阶段表现出较大的SP波幅,说明其在晚期付出认知努力较好的表现出抑制控制的能力。该研究结果不仅验证了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型个体的情绪冲突的加工特点和时间进程上的电生理差异,也拓展了以往关于依恋风格与情绪冲突之间的关系研究,即从时间进程的角度探究且进一步证明非安全型个体的情绪冲突加工的感知觉阶段、冲突监测阶段和冲突解决的特点;从个体差异的角度为情绪和认知冲突加工之间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同时为情绪冲突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证据,并具体解释了不同依恋个体(尤其是非安全型依恋个体)之间的情绪冲突加工具体的运行机制。此外,该研究解释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对类似于“正话反说”型的“讽刺”话语的识别个体差异可能产生的原因,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健康教育的开展对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提供了健康的信息需求,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但也存在着不同认识上的误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健康教育效果,现与同道共同探讨。
期刊
现代农业是依靠科学进步技术装备起来的产业。梅县区现代农业重点发展智力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信息农业。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梅县区通过土地流转,抓好农业结构调
失眠症又称不寐,指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易醒、早醒和再入睡困难)导致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生理需要,明显影响日间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现将星状神经节阻滞
肺心病患者易出现情绪变化并发抑郁症,并激活血小板,积极的抗抑郁治疗不仅缓解了不良情绪,而且对患者的血小板活化起到抑制作用,减少了患者发生肺梗塞的机会,现报告如下。
4I营销原则顺应网络时代产生,较之4Ps理论、4Cs理论更适合新媒体时代营销环境。实证分析中小企业新媒体营销存在内容单调、营销活动缺乏创意、用户对产品价值缺乏认同感、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