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坡度下紫色土坡耕地土壤侵蚀演变特征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vef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影响紫色土区坡耕地生产力的主要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遂宁水土保持试验站5个不同坡度径流小区,监测了1984~2016年降雨量以及产流产沙量,并利用双累积曲线和线性拟合等方法分析了其变化规律以及耕作措施对其的影响,采用点阵法测量了2016年各径流小区微地形,使用比重计法测量了径流小区不同深度和距坡顶不同位置的颗粒组成情况,以此评估该区域紫色土坡耕地产流产沙量演变特征及微地形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5个径流小区中年均径流模数最小的是5°径流小区,为21061.15 m~3/km~2·a;10°小区年均径流模数38994.46 m~3/km~2·a;15°小区年均径流模数39559.96 m~3/km~2·a;20°小区年均径流模数48116.57 m~3/km~2·a;最大的是25°径流小区,年均径流模数达64504.05 m~3/km~2·a,是5°小区的3.06倍。年均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在5~25°范围内都随着坡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2)当5个径流小区种植的作物由横坡种植串叶香根草改种小麦玉米后,年均径流模数上涨39.84%,年均侵蚀模数上涨了232.63%。当耕作模式由横坡种植小麦玉米改种为横坡垄作小麦玉米后,年均径流模数下降34.18%,年均侵蚀模数下降49.38%;(3)随着坡度的增加,耕作模式和作物类型对坡面产流的影响会逐渐减小,而对产沙的影响没有明显的变化;(4)降雨量对径流模数和产沙量模数的贡献率分别是-142.39~36.02%和-86.64~44.69%,而耕作措施对径流模数和侵蚀模数变化的贡献率分别是是63.98~242.39%和186.64~55.31%;(5)长期的耕作和降雨使五个径流小区均形成左上侵蚀、右下堆积的情况,且坡度越大,这种趋势越明显。随着坡度的增加,冲淤平衡线会趋向于和径流小区上下边缘平行,且更靠近坡底;(6)试验小区0~40cm深度内土层的颗粒组成差异性不大,而小区距坡顶不同位置的同一粒径颗粒的含量也没有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目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发育障碍,合成或分泌甲状腺激素减少,导致新生儿体格发育和智力发育的
本文选取了温州空港口岸这一在浙江省有一定代表性的空港口岸作为研究对象,从该空港口岸卫生检疫监管的现状和问题着手,结合空港口岸卫生检疫的监管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