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体系学习中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o_oai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经过查阅文献资料后发现,关于创造力的研究更多的是集中于设置专门的训练课程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而我国传统的知识体系教育往往会束缚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因此本研究在了解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大学的知识体系课程,开展了创造力的培养实践,证明了这种培养方式的可行性,并总结出创造力培养的有效课程氛围特征。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研究一采用《威廉姆斯创造性倾向量表》随机对4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其创造性倾向的特征,及不同大学生人群之间的分类差异,为研究二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研究二是对知识体系学习中,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以高级英语课为观察课程,把某大学英语专业大三的41名学生分为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一个学期的创造力培养干预,从而来考察在知识体系教学中融入发散性任务对于学生创造力提高的有效性,并调查总结适合创造力发展的课程氛围特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1.大学生总体创造性倾向分为四类:高创造性倾向、中等创造性倾向、均衡偏低创造性倾向、低创造性倾向。2.大学生总体创造力水平一般。创造力总体在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别方面高创造力倾向组男生较多,低创造倾向组女生较多。3.在知识体系教学中,通过加入发散性任务、小组合作形式可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总体倾向及冒险性、想象力。4.在知识体系教学中,通过加入发散性任务、小组合作形式可提高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及产品创造性。5.开心、开放、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课程氛围更适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其他文献
在对石家庄某蔬菜大棚种植区进行采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表层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依托美国环保局(U.S.EPA)所提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以菜农为敏感人群,尝试开展蔬
学生违纪处分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必要手段,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发展人,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人 格的形成,因此违纪处分必须坚持处罚和教育并重的原则.根据习总书记在全
<正>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出一种聚丙烯排放粉料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结构包括连接火炬系统的火炬排料罐,火炬排料罐下部通过管路连接料斗,料斗下方通过带有旋转下
上转换发光是指发射光波长小于泵浦光波长的发光现象。上转换作为产生短波长全固态激光的手段之一而备受关注。但目前由于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因此,如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