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控制人性质、市场化进程与集团控制的后果——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对外部市场机制不完善的一种替代形式,企业集团在新兴市场国家广泛存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附属于某一企业集团可能带来复杂的经济后果:一方面,企业集团可能通过建立内部市场网络降低成员企业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营效率;另一方面,企业集团可能通过内部的金字塔结构等控制形式掏空上市公司,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关于新兴市场国家的许多经验研究表明,上述各种效应的确存在。目前我国仍然是典型的新兴市场经济,在这个大环境下,企业集团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约70%的上市公司附属于某一企业集团。那么,在中国,集团控制对上市公司到底发挥着哪种效应?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效应?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关于企业集团上述后果的大样本实证研究。   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了2000年一2007年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首先在全体上市公司样本中检验集团控制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进而判断企业集团对上市公司的净效应。在此基础上,分别根据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的不同类型和所在地区市场化进程的差异,对集团控制的后果进行分组检验,借此判断集团控制后果的制约因素。最后,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地区市场化进程和最终控制人类型之间在影响集团控制后果方面的交互作用。   实证结果显示,整体上,企业集团控制不利于上市公司业绩,这说明在资本市场中企业集团的负面效应超过了其正面效应。进一步发现,企业集团对上市公司的这种负面效应主要来自于境内个人作为最终控制人的企业,其他非国有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集团控制的负面效应并不明显。与此同时,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越差(体现为市场化程度越低、政府干预水平越高、法治发展水平越低),集团控制的不利后果越明显。最后,当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为境内个人时,市场化进程的影响最明显。即,在地区市场环境较差同时为境内个人控制的情况下,集团控制的效果最差。   本文的研究进一步丰富了有关新兴市场国家企业集团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成果,有助于人们加深对我国企业集团治理效率及其决定机制的认识,从而为有关部门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治理、增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以及加快地区市场化进程等重要问题提供有意义的政策参考。
其他文献
控制的核心是保证组织活动中目标不完全一致的个体进行合作,向组织既定目标努力。控制作为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自科学管理时代起就一直被作为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
学位
企业并购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是企业间相互激烈竞争的方式,长久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中令人关注的话题,其对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大作用。虽然随着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并购
学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变成一个统一的市场,企业要想有所发展,就要站在国际舞台上参与国际竞争,面对来自各国的消费者和竞争对手。同样,消费者面对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在消费者缺乏相关
学位
从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成立以来,中国证券市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其中一个突出方面就是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关联交易侵占公司资源、损害
学位
[据Hepatology 2020年7月报道]题:COVID-19中肝脏检查异常:对美国一家主要医院网络的1827例患者的一项回顾性观察队列研究(作者Hundt MA等)rn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
期刊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对消费者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炽化的地步。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胜出,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是关键。所以,研究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各种因素已经变得越
学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科技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