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当前我国城市雕塑建设趋势的推动下,以普陀区城市雕塑总体规划提供的机遇为契机,城市雕塑整体为研究对象,借鉴国外城市雕塑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城市雕塑建设现状,对城市雕塑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城市建成区雕塑景观规划的可行办法,并为上海市普陀区城市雕塑建设发展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对策。全文致力于回答三方面问题:
第一,我国城市雕塑景观建设的所处阶段和存在问题。
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城市雕塑发展需经历三个阶段:开展城市雕塑运动——结合本土文化融合、创新——全面的雕塑建设。目前我国城市雕塑建设尚处于第一阶段,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雕塑行业内部问题,政府立法管理问题和公众参与问题三个方面。
第二,城市雕塑环境性、社会性、公共性、长期性四点特征的内涵问题。
其中城市雕塑和环境的关系是城市雕塑存在的物质体现,考虑城市雕塑的空间环境要素,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是城市雕塑规划的基本方法;城市雕塑的取材、立意和所处的社会的特征相关,因此城市雕塑的社会性也是规划应考虑的部分;城市雕塑公共性的实现是城市雕塑和公众接触且为公众接受的途径;城市雕塑长期性的研究是城市雕塑管理的保障。
第三,城市建成区雕塑景观规划的方法问题。
从城市雕塑特性研究出发是城市雕塑景观规划的可行途径,城市建成区雕塑景观规划工作应包含以下6项内容:
1. 总结城市雕塑建设现状,对现状建设存在问题提出处理对策;
2. 研究城市雕塑景观建设的物质背景,总结、提炼城市景观体系框架,为城市雕塑发展分布提供物质载体;
3. 研究城市雕塑景观建设的人文背景,为城市雕塑建设的取材和立意提供依据,为城市雕塑发展分布提供精神载体;
4. 研究城市公共空间分布,为城市雕塑与公众接触提供空间载体;
5. 组织公众参与活动,促进城市雕塑景观建设公共艺术化的实现;
6. 建立规划实施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