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辅助化疗使原本不可手术或者不可行保乳手术的患者的乳腺肿瘤体积减小甚至达到影像学根除,从而使保证了手术切缘阴性,在保证生存获益的情况下满足了患者保乳的意愿,尽量提高了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从而达到人性化治疗。但是,临床观察发现部分晚期乳腺癌或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会出现药物耐药乃至临床疾病进展情况,且即使有效的患者也较少能达不到pCR。虽然乳腺癌新药不断推进和化疗方案的改进,但规范化后的化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仍会有部分出现复发或者疾病进展,导致治疗失效的主要原因是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性差甚至产生耐药。乳腺癌化疗耐药性形成是由多分子机制形成的复杂过程。但是目前而言,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耐药机制还不明确,且临床上还无明显的预测指标来指导患者化疗方案。目前有科学家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不错的结果,但是目前仍有较多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收集女性乳腺癌患者的接受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病理免疫标志物等病例资料,探索新辅助化疗pCR的临床预测生物指标,减少药物耐药性的出现,从而为患者实现个体化的治疗。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治疗前后PR、ER、HER-2及Ki67、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及新辅助化疗前NLR、PLR,综合分析其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探索出能预测新辅助化疗的预测指标。 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的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新辅助化疗的患者70例,治疗前经过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为乳腺癌,将化疗前3天通过core穿刺针穿刺足量的肿瘤标本(2-3条)及术后切除的肿瘤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查(S-P染色法),分析新辅助化疗前后PR、ER、HER-2及Ki67的表达量与乳腺癌PCR的关系,同时比较化疗前后其表达量差异变化,并化疗前一天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NLR、PLR,联合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对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的临床缓解期的影响。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获得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ER、HER-2、PR、Ki67的表达量和乳腺癌pCR无关(P>0.05),但是原肿瘤化疗前Ki67、ER、PR的表达量与临床缓解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后37.1%的Ki67的表达量发生改变,8.6%的乳癌患者HER-2表达改变,肿瘤ER表达改变例数有24.3%,PR约18.6%化疗前后有表达变化,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法,发现只有ER化疗前后表达差异明显(P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兔VX2肝移植瘤模型,分别行碘油及葡聚糖微球栓塞移植瘤,通过CT灌注值变化情况、生存期长短及免疫组化(CD3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比较两种栓塞剂的疗效。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异常阴道出血住院患者的病因构成情况。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住院治疗、资料完整的伴有异常阴道出血患者共计373
目的:探索藻酸钠作为冷冻保护剂对小鼠卵巢冷冻保存的影响。 方法:取4-5周龄CD1雌性小鼠双侧卵巢并于PBS中切割为1×1×1mm3大小,随机分为六组:空白对照组A组(DMSO+EG);实验组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