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与承台共同作用的简化方法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8791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从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研究开始,考虑桩侧土体的软化,提出了双曲线形式的桩侧荷载传递曲线和三折线的桩端荷载传递曲线,主要分析了桩端刚度和沉渣对于单桩荷载沉降关系及轴力和侧摩阻力的影响,然后结合两个不同桩端持力层的工程实例,对该数值方法进行验证。 在单桩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桩-土-承台体系的主要特点对其进行了简化,建立其数学模型,进行单元划分,然后形成总体刚度矩阵,解出结点位移和转角,进而求出体系的内力。为了更好的描述板的变形和受力特性,承台采用厚板理论,即考虑垂直于中面方向的剪应力和剪应变,详细阐述了其刚度阵的形成过程。土体流变的分析中,采用Merchant模型,为了同时考虑土体的固结,通过求解饱和土中的Biot固结方程,得出桩与桩、桩与土及土与土之间的相互影响系数,代替Mindlin及Bussinesq解,重新形成整体刚度阵。 最后进行的参数分析,阐述了多个系统变量对桩土承台体系的荷载响应的影响,并对低承台情况下的线性及非线性算例做了工程实例对比,并进行简要的分析,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本文所用的分析方法可以正确的反映出桩-土-承台体系的力学特性。
其他文献
本文依托重庆奉溪高速公路孙家崖隧道大坪滑坡抗滑桩治理工程为研究背景,由于孙家崖隧道穿越深层滑坡地段,所以采用特长抗滑桩治理深层滑坡体,以保证隧道不受滑坡的破坏,同时
大量震害研究表明,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面运动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为放大和缩小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震害分布区域化。局部场地条件主要是指地形的不规则性和介质的不均匀性,如沉积河
盾构法已在许多国家的隧道建设中得到广泛运用,为适应规模化建设的需要,盾构法隧道不论在施工工艺还是设计手段上正不断趋于程式化,大多数国家在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设计方面都已
学位
在国内外桥梁结构损伤诊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几种结构损伤识别动态方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将振动模态分析技术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来进行桥梁结构的损伤诊断.以桁架
边坡是自然或人工形成的斜坡,是山区铁路建设中最为常见的工程形式之一。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山区修建铁路而形成的高边坡常常会带来严重的
本文通过两个不同角度的钢筋混凝土斜柱—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局部转换节点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获得了斜柱角度变化对该节点受力性能影响的基本规律,其中
桅杆结构是由柔软的纤绳和细长的杆身组成,其大变形及强非线性使得动力特性十分复杂。在正常设计、建造情况下桅杆破坏发生的比例之高在土木建筑中是罕见的。原因在于其复杂的
学位
独柱支承砼连续曲线箱梁桥,被广泛运用于高速公路、高架桥和立交桥,但是其设计计算非常繁琐,其设计参数大都参照已建桥梁、或通过试验、或试算来选取,工作量非常大.近年来独
筋箍碎石桩复合地基是由土工材料加筋套筒包裹碎石桩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软土地基处治技术,由于加筋套筒的径向约束作用,可显著提高碎石桩的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复合地基沉降量。目前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运用钢筋混凝土基本理论、结构可靠性理论,考虑抗力随时间的增长而衰减,对现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可靠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得出其构件和体系极限承载力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