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和2011年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瞬时扫描取样法、所有事件取样法对内蒙古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大鸨繁殖行为进行了研究。运用SPSS15.0Kolmogorov-Smironov检验比较两年繁殖前期和孵化期雌雄行为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孵化前、中、后期3个不同阶段行为差异。两年的时间共记录了4个大鸨繁殖巢;巢简单,地面巢、呈椭圆状。巢深2.88(±0.10)cm,巢径为31.90(±0.48)cm×28.63(±0.79)cm。共发现12枚卵,呈椭圆状,颜色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和深灰绿色而且带有条状和点状斑纹。卵重为121(±3.8)g,卵大小为73.7(±1.27)mm×54.5(+0.67)mm。卵形指数为1.36(±0.02)。大鸨繁殖期时间分配与日节律存在明显的差异。繁殖期雌性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繁殖期雌性行为时间分配依次为繁殖(40.35%)、觅食(18.54%)、静栖(14.54%)、游走(11.78%);雄性觅食(29.97%)、游走(22.25%)、静栖(21.96%),繁殖行低(3.51%)。两性警戒、理羽、其他行为较少。雌雄大鸨繁殖时期不同的阶段具有节律性。繁殖前期雌雄6:00-8:00和16:00-17:00觅食、游走、求偶出现高峰,频率很高;中午12:00静栖、理羽、警戒出现高峰,其余行为节律不明显;孵化期雄性节律和繁殖前期基木一致,只是求偶逐渐消失;雌性节律则与繁殖前期明显不同,全天儿乎都在孵化,成为雌性主要的行为节律,只是在9:00-11:00和16:00出现觅食、游走的小高峰,频率低,到后期时间段逐渐压缩甚至几乎全天不觅食只孵化;警戒全天分布均匀。根据两年的分析结果我们发现:2010和2011年数据基本一致,差异性不大。经检捡,繁殖前期2010年求偶差异差异极显著(P<0.01)觅食差异显著(P<0.05),2011年求偶行为差异显著(P<0.05)觅食差异不显著(P>0.05)。单因素方差雌性2011年孵化期警戒行为差异显著(P<0.05)。雄性2010年静栖、理羽差异显著(P<0.05),2011年静栖、理羽、其他则差异不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