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给未来人类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目前众多学校片面强调专业教育而忽视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已不能迎接这一挑战。现代教育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岗位需求和市场适应性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也引起了众多国家教育学者的重点关注。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校就专业课程与通识课程教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专通融合这一教学理念。即在课程的日常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中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彼此独立封闭的壁垒,结合教育学原理重新梳理并高度融合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的知识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彼此呼应,相互加强,从而取得更好的育人效果。基于该教学理念,考虑到现阶段《电工基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内容陈旧、欠优化和实验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且这些已严重阻碍了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本课题将专通融合理念运用于实验教学内容的创编中,并利用LabVIEW和Multisim两款软件搭建与之相适应的远程虚拟实验平台。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本文以“RC一阶电路的响应”为实验教学案例,详述了该节内容的实验教学设计。该设计通过将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与实验内容高度融合,使学生在基础数理知识和专业知识中互为补充,相互加强。这样不仅能促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及其目的、意义,获得更好的实验效果,而且能引导他们从实验的角度去反思枯燥乏味的基础数理问题,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整个课程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又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关联性思维能力。在实验平台方面,利用LabVIEW和Multisim两款软件搭建了针对《电工基础》实验教学的远程虚拟实验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远程访问该平台进行登录签到、阅读相关实验知识、完成仿真实验、填写实验报告,最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验仿真和实验报告评定成绩。较传统实验教学而言,该虚拟实验平台对实验教学与管理大有裨益。例如,在实验内容的设计中,教师也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设计其针对性较强的实验项目,或者针对同专业学生设计扩展性实验项目,这样可最大化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展开教学时,学生通过网络连接到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后,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次进行人机交互操作,使学生能充分掌握实验中所学习的知识。此外,虚拟实验能节约实验教学过程中消耗性材料的损耗和避免因实验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提高教育质量,对促进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实验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