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的音乐风格和演奏技巧研究 ——以舒伯特钢琴奏鸣曲D958第一乐章为例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qo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伯特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的音乐随心朴实、自然唯美,因此有人形容他的音乐犹如从内心中流淌而出,情感真挚隽永。舒伯特在其短暂的31年的生命里,创作了千余件音乐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艺术歌曲。然而舒伯特的才华不仅仅局限于艺术歌曲的创作,他写就的21首钢琴奏鸣曲也同样散发着光芒。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交接时代,他的钢琴奏鸣曲很好地体现了这两种风格的演变,更能感受到他对古典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对浪漫主义的积极探索。这首《c小调钢琴奏鸣曲D958》是舒伯特生命后期的成熟之作,不但具有贝多芬式的英雄气概,并且还有舒伯特自己独有的抒情。本文主要从舒伯特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曲式分析和演奏技巧分析来阐述整篇文章。第一章从舒伯特生平背景出发,简单了解了舒伯特的一生。第二章以乐曲第一乐章为重点进行了音乐作品分析,探究舒伯特的音乐风格。第三章从弹奏技法以及重难点分析这首奏鸣曲的演奏技巧。
其他文献
长篇小说《水死》发表于2009年,是大江健三郎的“长江古义人”系列作品之一。《水死》的故事时间发生在《优美的安娜贝尔·李寒彻颤栗早逝去》小说其后,讲述的是古义人在母亲死后10年,重新探寻父亲死亡的真相,在其过程中与名为“穴居人”的剧团及女演员髫发子相遇,协助他们改编作品,同时与右派进行斗争的故事。《水死》延续着大江文学一贯的引用特征,引用包括自己的作品在内的多个经典文学作品,这些文本互为补充,折射
理查德·瓦格纳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和剧作家。作为瓦格纳“天鹅之歌”的戏剧《帕西法尔》,在西方文化史上具有多重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文学角度,综合运用文本分析、身体美学、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多种方法对其颓废和救赎主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引言,着重从文学角度对瓦格纳的文学创作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做出梳理,然后就本文所使用的关键术语进行介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纹样创作过程中,线条的表现力以及意象图式结构的张力体现,创作的主客体之间的心理情感呈现与接受的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心理活动亦导致了张力的变化。文章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诠释了视觉张力在本文中的基本定义;第二部分从线自身产生的一种视觉张力的角度来陈述线条的特性,包括线条作为一种符号在传统纹样中的象征意义,以及线的写意性与有序性对纹样作品的形式结构与内容呈现的张力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是从纹样创
本篇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的素材选自《全球历史与新多中心方式》,由Manuel Perez Garcia和Lucio De Sousa所著,该书为次大陆地区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全球史研究来源,其范围覆盖欧洲、亚洲(特别是中国,日本和菲律宾)和美洲,作者旨在帮助读者了解东西方之间的分歧点和共同点。笔者选取书中前两个章节的原文作为翻译语料。笔者需要根据信息型文本其自身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翻译方法来实现译文与原
函数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它不仅是高中数学阶段的一条主线内容,同时也是高等数学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中,函数概念又是学生存在理解困难的概念之一。那学生学习函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具体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理解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又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呢?本文针对以上问题以海口实验中学为例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对函数概念教与学相关的文献进行评述,为之后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
20世纪初的德国处于传统与革新思想并存的时期,此时德国的政治文化同样具有这样的特征。它既延续了德意志民族以及普鲁士地区的政治文化传统,又融合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思潮,对20世纪德国的历史有着重要的影响。借助重要政治事件的视角,是理解作为政治社会精神范畴的政治文化的一个有效途径。1908年10月发生的“每日电讯报事件”正是这样的代表性事件。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英关系史中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一直担任重要的角色。当前,高校服务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轨迹已由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演化到了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创新居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地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高校研发经费投入呈现出飞跃式增长态势,年均增速在20%以上,对高校研发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本文在研究大量的高校研发活动、空间知识溢出以及创新
有研究表明我国生态恶化的根源在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以及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党的十九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了深刻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以及实现“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必须在加强环境规制作用下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此量化我国环境规制强度以及分析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探究影响路径、量化路径产生的效应对于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
区别于传统政党的定义,民主党派是中国政治话语体系中特有的概念。它是在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的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寻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基本政策皆带有倾向和批判,是一种民族国家建设的主体的自我选择。在中国这样一个复杂且多元的政治系统中,想要保持内在一体化、完成国家建构就需要一个领导者,即政党选择的问题。彼时中国存在拥有政治合法性的国民党、共产党以
我们所处的世界如今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改变。人们的成功取决于他是否能够快速有效地思考、积极不断地创新,这就要求人们要善于学习、学会学习。因此,学校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要把“问题解决”作为数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