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知识中产”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高校教师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cheny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中国,认识一个群体的消费可以反映这个时代的特征,对于国家扩大内需、引导消费、调整产业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发展来说,消费问题解决不好,引起内需不足,生产与消费脱节,对国家经济发展不利;从社会发展来讲,消费与积累不协调,广大人民的消费不能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同群体之间消费不协调,一部分人消费资源太多,另一部分人又没有能力消费,造成社会群体之间消费不平衡,久之会引起社会的不满甚至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消费问题也是个全局性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经济的健康运行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知识中产”是目前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理想诉求对象。其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消费文化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发展,还将引领整个社会时尚与生活方式,甚至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知识中产”的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具有很重要的社会意义与价值。本文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中国的“知识中产”这样一个新兴群体身上,着重研究当代中国“知识中产”的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文运用深度访谈法搜集第一手研究资料,先后共访谈40个样本,辅以典型个案资料进行详细分析,进而总结出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知识中产”的消费行为已经具有了较为鲜明的特征与逻辑。其消费特征可以概括为理性适度、量入为出、奢俭兼容、略有积蓄。当代中国“知识中产”的消费总体上呈现出由温饱生存型向发展享受型转变的趋势。通过对一个典型“知识中产”家庭五年消费的分析,反映了“知识中产”家庭在中国经济大发展和社会大转变过程中健康成长的过程,是中国众多“知识中产”家庭消费的真实写照。当代中国“知识中产”的消费特征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又有现代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既有家庭消费观念的影响,又有知识分子群体消费观念的影响;既有个人经济收入的影响,又有整体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既有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效益的影响,又有整个国家社会福利与保障制度的影响。因此,中国当代的“知识中产”始终在做着“俭”与“奢”的加减法,始终在保持着继承与创新的相对平衡。但是,不管怎么说,当代中国的“知识中产”在知识、财富、社会地位等方面不断积累、逐步上升,总体呈现出健康成长的发展态势。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的巨大成功与社会转型,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全面拆毁的乡间寺院又陆续得到了重建,被打压下去的民间信仰又纷纷得到了复兴。如今,这已经发展成为一
研究了盐酸羟胺 -草酸 -草酸铵体系提取粘土中游离氧化铁及其测量 ,试验表明 ,用此体系提取粘土中的游离氧化铁 ,其测量结果与 DCB法一致 ,而提取及测量所需的时间却较前者短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用地需求量的提高,城中村越发成为城市发展无法绕开的空间。近年来各个城市相继启动城中村改造项目,改造城中村、消灭城中村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重头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宠物豢养日渐兴起,近年来已成为不少人的一种生活时尚。同时由宠物豢养引发的一些社会问题也不断突显出来,成为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食品安全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社会学自产生之日起的现实关怀、理论关怀、研究传统和研究内容中
本研究基于对“农村老年父母仅仅维持于基本的生活水平,有的家庭甚至只能维持基本生命保障的生活状态”的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元村家庭中子女对父母的代际转移为研究内容,采取
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第一代农民工更希望融入城市,但是由于受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个体主观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入受到诸多阻碍和限制。本论文主要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