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其产量与运输需求逐年增加。根据国际法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锂电池属于危险货物,有其自身的危险性,一直是国际和国内关注的重点。但目前铁路尚未开展动力锂电池运输业务,且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条件尚不明确。因此开展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评价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安全评价相关理论方法的归纳与总结。本文经过研究比较多篇文献的理论方法,确定引入耗散结构理论、熵理论开展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评价研究。然后对评价方法所涉及的耗散结构理论和熵理论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锂电池铁路运输系统的耗散结构与耗散机理。(2)锂电池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结合锂电池构造、锂电池理化性质及热灾害机理等来分析锂电池铁路运输危险性。其次,针对锂电池的危险性,查阅锂电池运输相关法规,进而提出了锂电池铁路运输技术设施设备安全要求、载运工具与包装安全要求、铁路运输组织条件以及人员培训和运输安全管理要求。再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国内外铁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以确定锂电池铁路运输的安全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从“人-机-环-管-物”5个方面构建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3)文章以“安全熵”作为锂电池铁路运输系统稳定性和有序性的量度,确立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评价模型。首先,基于信息熵构建锂电池铁路运输安全熵计算模型,利用模糊数学求取指标危险隶属度,以及利用熵权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其次,综合指标危险隶属度和权重计算锂电池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熵。再次,构建锂电池铁路运输事故树模型,将其映射为贝叶斯网络,利用Buckley法标定根节点先验概率,以及利用Netica软件更新根节点后验概率。最后,根据根节点后验概率计算锂电池铁路运输发生火灾事故的熵值,以对系统安全状态进行界定。(4)实例分析与结论。文章选择目前具有代表性的铁路危险货物集装箱办理站,结合实际的锂电池企业提供的资料,模拟锂电池铁路运输过程,对其运输状态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系统处于较为安全的状态,可以保证锂电池安全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