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养分的营养效率高低是在长期的竞争适应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加强的。植物种群的分化与营养效率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为此,胡笃敬教授于1984年提出植物无机营养的生理生态观,指出植物营养性状是在特定的生态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在环境治理、药物开发上发挥着一定作用,农作物品种间营养性状差异虽然已开始逐步被认识,但在其应用和改良上有待进一步加强。芽苗蔬菜虽然被公认为绿色食品,而且适应于某些特殊需要,近些年来生产发展迅速,然而由于目前的生产方式仅利用种子、枝梢等材料中所贮存的养分,使芽菜的营养和风味,特别是矿质养分受到局限。通过添加特定元素以提高芽苗菜产量和品质并结合某些人类缺乏矿质养分进行研究是一种快捷的补充人体所需元素的方法。 本文以芽苗蔬菜为材料,通过在营养液中增补碘、钙元素,应用无土培养、同位素示踪、Ca2+细胞化学定位等技术和采用离子发射光谱仪、离子活度计、自动定标器等测试手段,对碘、钙元素在植物上的生理效应和不同植物种类与品种的芽苗蔬菜富集碘、钙的机理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研究。 刘志敏 博士论文 钙、碘对芽苗蔬菜的生理效应和芽苗蔬菜对钙、碘宫集现象及机理研究2001年2月 主要结论如下: (一)添加碘、钙元素可增加萝卜豌豆、黄豆芽苗菜中碘、钙异 含量,且与培养液中碘、钙元素浓度呈正相关。 (二)钙的存在有利于萝卜和豌豆种子的萌发。钙、碘元素在一 定浓度范围内对萝卜豌豆或黄豆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各品种的 最适生长钙、碘浓度存在差异。且这种对生长的促进作用随着种类和 品种的变化而不同。 (三)钙在植株体内主要存在于叶片中,并随外界钙浓度的升高, 茎叶中单位重量的含钙量差异减小,碘的分布则随种类和品种的不同 而存在较大差异。 (四)钙离子在叶细胞中主要贮藏分布于胞间隙以及细胞壁两 侧,焦锑酸钙沉淀以块状为多,而在茎、根中主要以分散状态存在。吩(五)萝卜豌豆、黄豆三种作物均能吸收碘,其中以萝卜对碘 的富集能力最强且表现出主动吸收的特点。 (六)低浓度碘可增加萝卜豌豆、黄豆芽苗菜中游离氨基酸的 总量以及VC含量。 本研究结果表明: (1)虽然植物对碘的必需性尚末得到公认,但本研究中首次发现萝 卜豌豆、黄豆三种作物均能吸收碘,萝卜对碘具有主动吸收的特点。 Q)植物种类和品种在对钙、腆吸收的营养性状上存在差异,从而 形成了可遗传的特定的基因型,本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通过基因型筛选,和应用育种手段或生物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营养性状的可能性。 o)通过添加某些元素以提高芽苗蔬菜中该成分的含量,改善芽苗 菜品质,解块人类某些元素缺乏的问题是一种具有高效、安全/快速 特点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