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癌症、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病高居中国人类死亡疾病的前三位。中风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再发率的逐渐增高,造成了个人、家庭、社会沉重的负担,推广有效、简便、价廉的治疗方法显得迫切需要。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中风方面内涵丰富,且疗效独到。本文对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探究该法治疗中风恢复期的有效性及可推广性。方法收集60例脑梗塞中风恢复期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的脑梗塞的诊断标准、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电针组和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组,每组30例。电针组予以电针治疗,结合组在电针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经治疗4个疗程后,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评估并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1)4个疗程后电针组中2例脱落,结合组1例脱落。比较治疗前后电针组组内轻重分型构成,两组治疗后均在轻型之列。认为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方面,电针疗法、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均有效。(2)比较治疗前两组组间病类诊断评分,治疗后两组病类诊断评分均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认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在治疗中风恢复期上优于电针组。(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结合组总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电针组(75.00%)。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认为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方面能更好的提高临床疗程。结论在治疗中风恢复期方面,电针疗法、电针疗法结合穴位注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两者疗效确切,但后者疗效优于前者。电针结合穴位注射疗法在中风恢复期治疗中有神经保护作用,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改善生活水平,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类诊断标准评分,提高有效率。该疗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