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天然气需求量的增大,天然气的安全输送成为重要问题。由于天然气在输送过程中管道内会有部分凝析液生成,因此天然气管道流动为典型的低含液量气液两相流动。然而低含量液体对天然气输运系统的运能和效率有非常大的影响,只有精确预测出管内流动压降和积液情况才能正确设计管线尺寸及下游设备。不同的运行条件下其气液界面形状会不同,根据不同形状气液界面建立的模型所计算出的压降差异很大。因此,研究湿天然气管道积液的截面几何特性对气液两相流模型建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对管线输送的安全及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开展深入文献研究的的基础上对湿气管道流动中积液下凹界面的形成及判别进行了介绍,通过编程计算对不同界面机理模型开展理论分析,并和实验数据对比,分析、比较了一些重要低含液量气液两相流模型预测压降精度和适用情况,本文推荐低气速(<10m/s)使用FLAT模型;中高气速(10-20m/s)使用ARS、MARS模型;高气速(>20m/s)使用双圆模型。在对已有模型做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改进了适用于低气速的水平界面模型中湿壁分数计算关系式,本文将ARS模型、MARS模型中计算湿壁分数引入FLAT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含韦伯数、弗劳德数的水平界面模型湿壁分数计算关系式。并利用ARS模型计算压力梯度公式简化运算步骤。相对于FLAT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预测结果和实验值符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