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朝阳产业”,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带动京郊农业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北京的食用菌产业为什么发展如此迅速?是哪些因素对北京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面对国内、国际日益加剧的竞争,北京市食用菌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呢?本文试图通过对北京市食用菌的生产、流通、消费三个方面的研究,分析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为未来北京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研究支持。 论文研究以实地调查的数据和资料为基础,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数据处理上,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用STATA进行计量分析。生产部分,在对北京食用菌生产现状、区域布局、品种构成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推动北京食用菌产业迅速发展的因素为:技术创新、产业化经营水平提高、多种所有制并存、食用菌协会的发展和便宜的外来劳动力。流通部分,着眼于对流通环节和主要流通模式的分析,得出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是北京食用菌进入流通环节的主要渠道,而未来超市将成为食用菌流通与消费的主要渠道。消费部分,以消费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HECKMAN模型对北京食用菌消费偏好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了购买场所、消费者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其他农产品对食用菌消费的影响,并对几种主要食用菌品种的消费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给出了论文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规范、引导食用菌产业发展;加大对食用菌产业的科技投入;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进程;扶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发展,提高食用菌产业化经营水平;健全食用菌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信息网络;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北京居民收入水平,增加食用菌消费。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实地调查获取数据资料,包括生产企业调查、流通环节批发市场和批发企业调查、消费问卷调查:对北京市食用菌的生产、流通、消费进行系统研究,而不是对三个方面的孤立研究;以消费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计量模型对北京居民食用菌消费偏好和行为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