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h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苗为试验材料,用PEG6000(聚乙二醇6000,渗透势为-0.3MPa)模拟干旱胁迫条件,研究硅对于干旱胁迫下雷竹的生长、光合作用、活性氧自由基及其防御系统、渗透调节物质积累的变化以及对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分析施硅对干旱胁迫下雷竹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探讨施硅对雷竹抗旱性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不同梯度的硅浓度(0mM(CK),1.8mM,3.6mM,5.4mM,7.2mM,9mM)处理下水培雷竹苗生物量和硅含量随时间的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施硅后6个月内,不同浓度硅处理下雷竹生物量增加量没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施硅量的增加,雷竹叶片中硅含量也随之增加。施硅6个月以后,5.4mM的硅浓度达到生物量增加最大值,与对照有显著差异。在高浓度硅(7.2mM和9mM)处理时,雷竹生物量增加量有下降趋势。6个月后,3.6mM,5.4mM,7.2mM和9mM外部硅浓度的雷竹水培苗在硅含量上没有显著差异性。在施硅处理6个月后,不同处理的雷竹水培苗的硅含量会达到一个稳定数值。雷竹水培苗最适宜生长的硅含量为5.4mM。加硅使干旱胁迫下的雷竹体内的硅含量显著提高。且在不同部位的分布为:叶>秆>根。PEG胁迫的条件下,雷竹苗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受到显著的抑制。加硅提高了干旱胁迫下雷竹苗的鲜重,雷竹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气孔导度(gs)和气孔限制值(Ls)较单一的PEG处理均显著升高,细胞间隙CO2浓度则显著下降。干旱胁迫条件下,雷竹叶绿素含量、chl a和chl b含量均显著下降,加硅能缓解干旱胁迫对叶绿素含量、chl a和chl b影响。干旱胁迫下,雷竹叶片的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加硅处理后MDA含量显著下降。干旱胁迫下活性氧自由基及其防御系统之间的平衡被打破,雷竹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发生明显变化。干旱胁迫使SOD酶活性下降,加硅后其活性上升;POD酶活性显著上升,加硅后显著下降;CAT酶活性下降,加硅后其活性上升。干旱胁迫下,雷竹体内的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加硅处理后,各自的含量的显著下降。干旱胁迫下,与对照相比,雷竹苗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叶绿体膨胀,基质片层结构膨胀松散,排列方向稍有絮乱,质壁分离现象明显。相比较下,施硅改善了干旱胁迫下雷竹苗的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干旱胁迫条件下施硅处理可以提高雷竹的抗旱性。
其他文献
由于技术跟不上,过去顺义区农民种蘑菇一年只能种一茬,孔繁建通过不断推广新技术,现在当地菌农一年能种两到三茬蘑菇,收入也翻了一番。  孔繁建从1989年开始从事食用菌的技术服务。当时,许多菌农缺乏对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认识,种植的蘑菇只有香菇、平菇和木耳“老三样”,一年也就收一茬,一亩大棚收入7000多元。为提高种蘑菇的经济效益,孔繁建就向种植户传输他的科技观:搞好任何一项农业生产都必须依靠科技,因为科
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Bush)向大萧条时代的读者们展现了对未来先进技术的畅想。    1933年,时任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学院院长的万尼瓦尔·布什在为《科技创业》撰写的一篇文章中,假设自己是从未来世界来的,回到了20世纪30年代,并对当时技术水平的“荒谬和低下”进行了批评。为了充分阐释他的观点,他描绘了一位虚构的教授的平常一天,以及因技术落后,教授所遇到的种种不便。  在看到那个时代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