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砧木及品种为试材,鉴定了10种砧木的抗寒性,研究了生长中后期保叶和砧穗组合对提高树体贮藏营养的作用;同时研究了高温胁迫下喷布CaCl2与NaHSO3对缓解葡萄光合抑制的生理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以3个品种的离体根和活体根系为试材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所得半致死温度差异性不显著,证明利用离体根鉴定抗寒性是可行的;-8℃下不同时间胁迫,贝达离体根的相对电导率随时间延长呈升高趋势,其中4h短时间胁迫与对照没有显著性差异,4h20h之间相对电导率急剧上升,直到48h变化趋于平缓。2.不同砧木的抗寒性顺序为:贝达>5BB>Fercal、101-14>SO4> 3309C>140Ru>1103P>110R、Gravesac;其中贝达抗寒性最强,半致死温度为-8.8℃;砧木5BB、Fercal、101-14、SO4、3309C抗寒性相当,半致死温度处于-7.0-5.6℃之间;140R、1103P、Gravesac、110R抗寒性稍差,半致死温度在-5.0-4.3℃之间;不同砧木的抗寒性与离体根的粗度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r=0.5027(a=0.01时,r=0.4869)。3.不同砧木离体根的相对电导率随胁迫温度降低呈不同程度的上升;-3℃胁迫下,抗寒性强的贝达、5BB等增幅较小,比其对照增加69.1%、69.34%,抗寒性弱的110R、Gravesac增幅较大,分别比其对照增加146%、136%;-6℃胁迫下,砧木贝达、5BB与其对照相比增加112.04%、127.51,而Gravesac、110R比对照增加238.81%、237.39%。可溶性糖、脯氨酸、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MDA随低温胁迫呈升高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可溶性糖指标外,以上指标与半致死温度显著相关。4.生长期叶面喷布23次的NaHSO3各组合,均不同程度的提高赤霞珠葡萄的光合能力及光系统II光化学效率;NaHSO3+增糖剂处理使果实含糖量提高10g/l,枝条淀粉含量比对照提高53.4%;NaHSO3+KH2PO4处理的根系中淀粉含量比对照增加9.2%;NaHSO3+尿素处理的枝条和根系中的蛋白质含量增加25.3%、9.6%,氨基酸含量增加6.5%、24.9%。综合看,NaHSO3+增糖剂处理效果较好。5.生长季中后期对赤霞珠喷布3次各种氨基酸及氮、磷、钾叶面肥,各处理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及光系统II稳定性;0.08%谷氨酸、0.1%多肽使果实含糖量提高17.90g/l、11.48g/l,一年生枝条淀粉含量提高67.3%、64.1%;0.15%增糖剂处理的枝条淀粉含量增加48.9%;0.4%KH2PO4处理的枝条中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增加74.7、27.7%;0.6%尿素处理的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提高60.3%、36.9%。综合看,氨基酸源叶面肥较好。6.不同赤霞珠砧穗组合中,相同品系不同砧木,9、10月份测定CS-169/1103P组合光合速率及光系统II的光化学效率高于CS-169/SO4组合,果实品质、枝条和根系的C、N贮藏营养亦显著优于SO4砧组合;不同品系嫁接于1103P砧木上,无论光合、荧光参数还是果实糖度、树体贮藏营养均以CS-169品系最优。综合看,赤霞珠以169品系嫁接1103P砧木组合最佳。7.喷施15mmol·L-1CaCl2显著提高了高温胁迫下葡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使光系统II(PSII)维持较高的活性,光化学猝灭系数(qP)、PSII的天线转换效率(Fv’/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均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初始荧光(Fo)极显著小于对照,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稍低于对照;添加抑制剂EGTA、CPZ的处理则明显抑制了光合作用与PSII功能活性,证明喷Ca+2能有效缓解高温对叶片光合作用的抑制以及对PSII系统的损害。8.不同浓度NaHSO3不同程度的减轻了高温胁迫对巨峰葡萄光合作用的抑制程度,维持了PSII较高的活性;以1mmol·L-1NaHSO3的缓解作用最好。